第二百三十八章:古老传说
医谷的夜露打湿了窗棂,苏璃月将古老日记摊在月光下的青玉案上。日记中被血污覆盖的字迹,在传承晶体的映照下渐渐显形 ——“…… 缝合我们的世界和‘影界’”。这三个字像一道闪电劈开迷雾,与青铜钥匙突然迸发的银光交织在一起,在墙上投射出一幅扭曲的双螺旋影像:左侧是熟悉的大陆版图,右侧则是个轮廓模糊的镜像世界,两者的连接处,正是归墟底部的混沌之眼。
一、影界的诞生:双生世界的秘密
“守谷人” 的日记在月光下自动翻页,空白处浮现出用荧光汁液绘制的星图。阿竹对照着医谷藏书阁的《创世星经》,发现星图所描绘的,是万年前的星空格局 —— 那时的北斗七星并非勺状,而是与另一组从未见过的星辰组成对称的菱形。
“这是‘双生星轨’。” 苏璃月的指尖抚过星图中央的漩涡,“传说创世之初,宇宙中诞生了两个同源的世界:我们所在的‘源界’,和镜像存在的‘影界’。影界是源界的倒影,拥有与源界相反的能量属性 —— 源界的光明在影界是黑暗,源界的生命在影界是虚无。”
墨寒渊在日记的夹层中找到一张羊皮地图,地图上用金线标注着连接两界的 “界缝”。这些界缝大多分布在归墟边缘的深海、北境的冰川裂隙和中原的地脉交汇处,每个界缝旁都刻着细小的符文,与混沌之眼的能量波动频率完全一致。“界缝就是两界能量交换的阀门。” 他用断剑在桌面上划出两道平行线,“正常情况下,阀门处于平衡状态,两界的能量互不干扰。”
老掌柜赠予的七枚铜钱,此刻在案上排列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当铜钱吸收足够的月光,表面突然浮现出人影 —— 那是 “守谷人” 先祖的影像,正用古老的语言讲述影界的由来:“影界是创世医师为平衡源界能量创造的容器,就像人的影子,既是依附,又是制衡。当源界的能量过剩,影界会自动吸收;反之,影界会释放储备的能量。”
二、力量封印:创世医师的平衡之术
日记中关于 “封印力量” 的描述,在《创世医典》的残卷中得到了印证。残卷用甲骨文记载:创世医师在影界诞生之初,发现那里的能量虽能制衡源界,却蕴含着自我毁灭的倾向 —— 影界的虚无能量会不断侵蚀源界的生命能量,如同铁锈腐蚀铁器。
“于是创世医师铸造了‘平衡之钥’。” 苏璃月指着残卷插图中类似青铜钥匙的器物,“这把钥匙能调节界缝的开合程度,将两界的能量交换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而混沌之眼,就是最大的界缝,也是平衡之钥的锁孔。”
在北境石洼村找到的玉佩碎片,此刻突然发出共鸣。当三块碎片拼合完整,玉佩中央浮现出创世医师的浮雕:他左手托着源界模型,右手握着影界能量球,双掌之间悬浮着十二道流光 —— 那是连接两界的灵脉通道,与医谷扩张时的十二座分院位置完全吻合。
“所谓的封印,并非禁锢。” 墨寒渊突然明白,“而是动态的平衡。就像医者调节患者的气血,既不能让影界能量过多涌入源界,也不能完全隔绝,否则源界的能量会因失去制衡而暴走。” 他想起石洼村的空间褶皱,那些被扭曲的空间,正是能量失衡的直接体现。
望海村海神像底座的螺旋符号,在传承能量的激发下开始旋转。符号旋转的速度越快,案上的水碗就越浑浊;当符号停止时,碗中的浑浊竟自动沉淀成黑白分明的两层。“这是‘太极平衡阵’的简化版。” 阿澈盯着分层的水碗,“影界与源界的能量,就像这碗中的黑白两色,失衡则混沌,平衡则有序。”
三、失衡的灾难:历史中的警示
日记的后半部分,记载着三次着名的 “失衡之灾”。最古老的一次发生在八千年前,当时的影界能量突然暴涨,导致源界的大片土地化作沙漠,考古学家在沙漠深处发现的壁画,描绘着人们被黑色影子吞噬的场景。
“第二次灾难在三千年前。” 苏璃月念着日记中的记载,“那时的影界能量极度衰弱,源界的生命能量失去制衡,植物疯狂生长,动物体型变得异常庞大,最终因资源枯竭而大规模灭绝。洛阳城博物馆收藏的巨型恐龙化石,正是那次灾难的见证。”
离现在最近的一次,发生在五百年前。影界与源界的能量交换变得极不稳定,导致部分区域的时间流速异常 —— 有人在一夜之间衰老,也有人在瞬间年轻。归墟附近的渔村至今流传着 “一夜白头” 的传说,与日记中 “影界的时间像断裂的丝线” 的描述完全吻合。
“每次灾难前,都出现过类似的时空异象。” 阿杏将三次灾难的时间节点标注在星图上,发现它们都处于 “双生星轨” 的交汇期,“就像潮汐有涨落,两界的能量平衡也有周期性的波动,而人为干预会加剧这种波动,甚至引发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