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线索追寻
飞空梭的能量帆划破晨雾,在中原腹地的山峦间留下淡金色轨迹。苏璃月展开最新绘制的异象分布图,图上用朱砂标注的异常点已增至二十七处,像撒落在大陆版图上的火星。墨寒渊的断剑悬在地图中央,剑穗上的灵脉珊瑚随气流轻摆,指向东南方一片被晨雾笼罩的山谷 —— 那里是今日的目的地,也是所有异常点中能量波动最微弱,却最诡异的一处。
一、中原古镇:时间碎片的低语
洛阳城以西的 “落霞镇”,是首个被走访的异常点。这座以晚霞闻名的古镇,如今却被时间的迷雾笼罩:镇东头的包子铺,蒸笼里的白面馒头半个时辰就会发霉变黑;而镇西的老槐树,飘落的叶子竟能逆向飞回枝头。
“七日前,镇中心的钟楼突然停了。” 镇里的老掌柜抚摸着柜台前的铜秤,秤砣上的铜绿在晨光中忽明忽暗,“从那以后,怪事就没断过。我这铺子的算盘,夜里会自己算账,算的都是二十年前的旧账。” 他掀开账本,泛黄的纸页上,墨迹在众人眼前缓缓褪去,露出底下另一行截然不同的记录。
苏璃月让阿杏取出 “时间共振仪”,仪器的水晶屏上立即浮现出无数细小的光斑 —— 那是游离在空气中的时间碎片。当她将手贴近老槐树的树干,指尖传来刺痛感:“这些碎片带着强烈的情绪印记,像是…… 恐惧和绝望。”
在镇外的乱葬岗,他们发现了更惊人的景象。新坟上的纸钱在逆风飞舞,坟头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荣交替。墨寒渊用断剑挑起一张纸钱,纸钱上的字迹突然扭曲成一行血字:“它在啃食时间”。这行字很快消散,却让众人脊背发凉 ——“它” 究竟指什么?
离开落霞镇时,老掌柜塞给苏璃月一包用红布包裹的东西。打开一看,是七枚不同时辰的铜钱,铜钱边缘都有细微的齿痕。“这是从钟楼的齿轮里找到的,” 老掌柜的声音带着颤抖,“每枚铜钱,都对应着一个消失的镇民。”
二、北境山村:空间褶皱的印记
北境冰封城附近的 “石洼村”,藏在雪山与密林的夹缝中。村子不大,三十余户人家却有近半房屋空着,门框上挂着的避邪符纸,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倾斜 —— 那是村后的黑风谷。
“进过黑风谷的人,就没全须全尾出来过。” 向导是个跛脚的猎户,他指着自己的瘸腿,“我三年前在谷里追一只雪狐,明明看到它钻进了左边的山洞,进去后却发现是右边的悬崖。等我爬上来,村子里的日头竟还是我进山时的模样。”
阿澈用激光测距仪扫描黑风谷,仪器显示谷内的空间距离在不断变化:有时测得深百丈,有时却只有十丈。更诡异的是,谷口的地面上,布满了与归墟祭坛相同的螺旋印记,只是这些印记是倒过来的,像一个个吞噬空间的漩涡。
“这些印记是新刻的。” 墨寒渊蹲下身,指尖抚过印记边缘的冰碴,“冰面的冻融痕迹不到三日,有人在刻意维持空间褶皱。” 他让弟子们在谷口布下 “空间锚”,当锚钉刺入地面时,周围的空气发出玻璃破碎般的脆响,远处的密林里传来几声非人的嘶吼。
在村头的老榆树下,几位老人围着火塘烤火。其中最年长的婆婆,从怀里掏出一块裂成三片的玉佩:“这是我儿子的,他进谷后就没回来,玉佩却在三天前自己从土里冒出来。” 玉佩的裂痕中,卡着一丝银色的纤维,与机械医者的纳米材料完全一致。
三、归墟渔村:能量漩涡的呢喃
归墟边缘的 “望海村”,是个世代以打渔为生的村落。与其他异常点不同,这里没有明显的时间或空间错乱,却弥漫着一股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动,连最勇猛的渔民都不敢出海。
“海里的影子越来越多了。” 老渔民枯瘦的手指指向迷雾海域,“那些影子不像是鱼,倒像是…… 人。有好几次,我看到影子里有人挥手求救,划过去却什么都没有,渔网反而会被一种黏糊糊的东西缠住。” 他展示着一张破损的渔网,网眼上残留的银色粘液,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阿澈用 “能量分析仪” 检测粘液,屏幕上的波形与归墟祭坛的能量图谱高度吻合,只是频率更低沉:“这是混沌之眼的能量,却被某种力量稀释了,像…… 被掺了水的毒药。” 他将一小滴传承能量滴入粘液,粘液立即沸腾起来,化作一缕黑烟,在空中凝结成螺旋状。
苏璃月注意到村里的祠堂有些异样。祠堂供奉的海神像,底座上刻着的海浪纹竟是由无数细小的螺旋符号组成。她让阿竹拓印这些符号,拓片在阳光下干燥时,竟自动折叠成一艘小船的形状,船帆上的符号与神秘盛会上的邀请函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