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4章 医谷扩张(1/2)

第二百三十四章:医谷扩张

医谷的银杏叶第三次泛黄时,苏璃月在观星台展开了一幅全新的大陆舆图。舆图上用朱砂圈出了十二座城市,从东海之滨的琅琊城到西域的流沙城,从南疆的蛊花城到北境的冰封城,每个圈点旁都标注着一行小字:“医谷分院拟设地”。墨寒渊的断剑在舆图上轻轻敲击,剑穗上的灵脉珊瑚与舆图的符文产生共鸣,发出细碎的嗡鸣。

一、扩张规划:十二城分院的布局

“扩张不是为了争夺势力,而是为了织一张守护之网。” 苏璃月的指尖划过舆图上的红线 —— 那是连接十二城的灵脉通道,“每座分院都是网的节点,既能独立运转,又能相互支援。” 她将十二座城市分为三类:

综合型分院:设在中原的洛阳城、东海的琅琊城,配备最完整的诊疗设施和师资;

特色型分院:如西域流沙城的 “能量诊疗院”,结合波斯精油疗法与 “灵枢通脉术”;

边境型分院:如北境冰封城的 “抗寒医馆”,专门研究极端环境下的经络养护。

洛阳城分院的选址颇具深意。这里是中原腹地,交通便利,且曾是疫情重灾区。苏璃月亲自考察时,选中了城南一处废弃的王府,王府的花园里有天然的温泉,其水温与人体经络的共振频率相近,适合作为理疗区。“将这里改造成‘本源理疗院’,” 她指着温泉旁的阁楼,“顶层设能量教室,用全息投影远程授课。”

流沙城分院的筹建则充满异域风情。西域的波斯医师主动让出了最繁华的市集地段,他们说:“医谷的银光灯,比任何宝石都耀眼。” 分院的穹顶用透光的星界琉璃建造,白天能引入日光调和精油,夜晚则化作巨大的能量聚集体,为周边的能量仪器供电。阿里的弟子们在这里研发出 “精油能量舱”,能让药物通过皮肤和呼吸双重吸收。

最艰难的是冰封城分院。北境的严寒会冻结经络能量,普通的银针根本无法刺入穴位。墨寒渊让人用玄铁混合灵脉珊瑚铸造了 “抗寒针”,针身在低温下仍能保持 37℃的恒温。他还在分院周围埋设了 “暖脉阵”,用地下的地热能量维持环境温度,确保 “本源通脉术” 能正常施展。

二、人才体系:分层培养的医学梯队

扩张的核心是人才。苏璃月在医谷本部设立了 “医学研修总院”,将人才培养分为三级体系:

初级学堂:面向普通百姓,传授基础的经络认知和急救知识,结业后可担任村医或医馆学徒;

中级学院:招收有一定基础的医者,系统学习 “灵枢通脉术” 和药物配伍,结业后分配至各分院担任医师;

高级研修院:选拔天赋出众者,深入研究传承能量和病毒变异,结业后成为分院院长或研究骨干。

洛阳城的初级学堂率先开课,首批招收了两百名学员,大多是疫情中的康复者或其亲属。阿杏担任学堂的首任讲师,她用 “经络铜人” 的缩小模型教学,让学员们触摸铜人表面的穴位感应点:“记住,合谷穴不仅能治头痛,还是能量的中转站。” 学堂的门槛很快被踏破,第二期学员的报名人数突破了五百。

中级学院则采取 “导师制”。每位导师带五名学员,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全程指导。西域的精油医师负责教授药物萃取,苗疆的巫医讲解蛊虫与经络的关系,中原的老医师则传授望闻问切的精髓。“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医谷的复制品,而是融合百家的新医者。” 苏璃月在开学典礼上说,她亲自带的五名学员中,有机械医者的弟子,也有星界医者的后裔。

高级研修院的课程最具挑战性。学员们需要进入噬月空间,在模拟的极端环境中完成治疗任务。一次模拟归墟诅咒爆发的考核中,学员们不仅要治愈被诅咒的虚拟患者,还要应对突然出现的病毒变异。“真正的危机从不会按常理出牌。” 墨寒渊担任考核官,他的断剑划出的能量墙,会随机制造各种突发状况。

为了吸引人才,医谷还设立了 “医学贡献奖”。对流沙城分院的医师马文远奖励了 “灵脉珊瑚”,他改良的 “精油通脉法” 让西域的风寒症治愈率提升了 40%;对冰封城分院的学徒小翠奖励了 “暖脉针”,她在暴风雪中用古法针灸救下了整个商队。这些奖励不仅是荣誉,更是提升医术的助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mkmk.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