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嗣听完他的讲述,也对这个少年刮目相看。
花荣笑道:“你既然有如此毅力和忠心,何不拜主人为义父?天大的富贵就在眼前。”
张固安听了面色一变,立即跪在地上道:“父亲在上,请受儿子一拜!”
杨元嗣哭笑不得,张固安比李重还大一些,按照年龄来算,自己绝对不可能当他的爹。
不过古代这种义子义父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两人锁死的契约。
吕布之所以留下来了千古骂名,就是因为他违背了这种普世的价值观。
花荣这个人很有分寸,从来不在没把握的事情上随便发表评论。
他这么做,自然有他的原因,杨元嗣也能猜到花荣对张固安的欣赏。
杨元嗣本来也非常喜欢这个孩子,也就开始借坡下驴了。
他将张固安扶了起来,问道:“这事儿可不是儿戏,你要想好了。”
张固安一脸决绝,“儿子既然认了父亲,之后就唯命是从,一辈子也不敢忤逆!”
杨元嗣这才哈哈大笑,连声说好,吩咐仆人带他下去沐浴更衣。
花荣等张固安走后,急忙跪在地上说道:“还请主人恕罪,小人自作主张了。”
杨元嗣笑道:“你还是起来吧,咱们之间你还跟我搞这个,没意思。”
花荣也笑着站了起来,坐到了旁边的椅子上。
他的眉头紧皱,犹豫了一会儿才开口,
“不知道主人打算如何去取燕云?”
杨元嗣听到事关燕云,也严肃起来,“宋江和卢俊义各带一万,登州军两万,加上神武前军的一万人,禁军再出三万精锐,我觉得足够了。”
花荣点了点头,又道:“主人误会了,我说的不是出兵的问题,如果朝廷这次派出的主帅不是主人呢?”
杨元嗣心中凛然一惊,终于知道了问题的关键。
从来没有人说他就是北征燕云的主帅啊?
从情理和现实来说,杨元嗣就是最适合统领北伐的人选。
一方面是因为这次北伐少不得要跟金人打招呼,杨元嗣是宋军中对金军最了解的人。
另一方方面,登州军和神武军的战斗力在禁军中都属于顶尖。
从灭梁山、剿方腊、保汴梁、远征田虎,这几次大战,哪一次没有杨元嗣也玩儿不转。
杨元嗣实在是找不到任何理由不让自己担任北伐的主帅。
花荣叹了一口气,说道:“主人虽然位高权重,实际入大宋朝廷还不足三年,这里面的龌龊还是了解太少了。”
大宋的意思是武将可以活的好,但是不能活的太好了。
杨元嗣现在就属于活的太好了,别的不说,他在禁军和汴梁百姓中的威望实在是太高了。
汴梁保卫战各方势力的表现,所有人可都是实实在在看到了的。
不论是谁,只要拿下燕云按照功劳来说封王都不为过。
这个功劳是不可能给一个武夫的。
杨元嗣听完了花荣的讲述,心中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
他倒不是针对禁军中的各位将领,而是说他们都是垃圾。
按照耶律大石和辽军的战力,大宋禁军还真不是稳赢的局。
金国大部分兵力都去了西线,但是完颜宗弼的十万人马可还在东线伺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