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2章 《非洲的黏土心合唱》(1/2)
《非洲的黏土心合唱》
埃塞尔比亚的夕阳把沙漠染成蜂蜜色,三十七个孩子聚在棕榈树下,掌心的黏土心还带着体温。姆鲁站在最前面,脖子上的贝壳项链晃出细碎的光,椰壳导丝在指间转出螺旋,像极了顾承川教他的导丝震颤手法。
“阿爸说,” 他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出心脏轮廓,“每个心尖都要留道缝,就像给骆驼棚留个看星星的孔。” 最小的女孩举起歪歪扭扭的黏土心,心尖的孔里漏出夕阳,在睫毛上投下菱形光斑。姆鲁笑了,想起顾承川第一次给他演示椰壳导丝时,也是这样的光斑,落在镇沅临时手术室的煤油灯上。
“跟着我做,” 他把椰壳导丝按在黏土心上,“先戳个 0.3 毫米的缝,再把月光塞进去。” 孩子们的手指在黏土上跳跃,有的用贝壳边缘压出纹路,有的用骆驼毛戳出透气孔,三十七个黏土心,每个缝口都朝着不同的方向 —— 那是撒哈拉的风教会他们的、生命的呼吸方式。
远处传来驼铃声,姆鲁的指尖抚过贝壳项链的缝隙,那里还留着顾承川掌心的温度。三年前的雨夜,这个中国医生咬着手电筒为他取出卡在肺动脉的椰壳碎片,导丝尾端缠着段《月光》乐谱纸,在应急灯下发着淡蓝的光。
“阿爸的导丝会唱歌,” 他对孩子们哼起记忆中的旋律,椰壳导丝与贝壳的碰撞声,恰好是《月光》第一乐章的节奏。某个男孩突然指着天上的星群:“看!心尖的缝里漏出星星了!” 三十七个黏土心同时举起,夕阳穿过缝口,在沙地上拼出巨大的星芒,与镇沅老河床的砾石纹路,有着跨越洲际的相似。
暮色漫进部落时,煤油灯次第亮起。姆鲁把黏土心摆在篝火旁,每个缝口都插着段荧光草,像极了顾承川白大褂上的碘渍 —— 那是生命补漏的印记。他摸出藏在贝壳里的枣核针,针尖映着火焰,与三十年前李建国在镇沅用过的断针,有着相同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