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中书喘了口气,也顾不上客套,竹筒倒豆子般将陈诚关于知青分类施策、技术攻关,尤其是“现成技术”和“习文知青作用”的观点,原原本本复述了一遍。
他越说越激动,仿佛亲眼看到了丰收的景象。
省委书记起初还只是平静地听着,渐渐地,眉头舒展,眼中精光闪烁,听到最后,猛地一拍桌子。
“好!这个陈诚,有大才!你说什么?!因材施教?技术攻关小组?还有现成的技术?!这个陈诚……是何方神圣?!”
那股子兴奋劲儿,比沈中书有过之而无不及。
要知道,不只是沈中书,他也想过要好好改革一番,只是一直没有好的想法,又因为有公事在身,一直没时间继续这件事情。
没想到现在现成的改革办法送上门来了。
“批!我马上给你批条子!”
省委书记当机立断,唰唰唰几笔,就签好了一份通行和考察的特别批示。
“你明天就去!给我好好看看,他那里到底有什么宝贝!如果真像你说的那么神奇,这个陈诚……我们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争取过来!这样的人才,绝不能埋没在乡野!”
另一边,靠山屯村公所。
陈诚挂断电话,长长吁出一口气。
他只能做到这些了,接下来救看沈中书在省委书记那里能有多大的话语权了。
他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耳朵,正准备锁门回家。
“咚咚咚!”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谁啊?这么晚了?”
陈诚心中泛起一丝疑惑,上前拉开了门栓。
门一开,陈诚微微一怔。
门口黑压压站满了人,影影绰绰的,全是村里的知青。
一张张年轻的脸上,此刻都写满了焦灼和不安。
“大家这是……有什么事吗?”陈诚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人群中立刻响起七嘴八舌的声音。
“陈哥!不好了!”
“张铭轩……张铭轩他还没回来!”
一个略显尖细的女声带着哭腔,“我们到处找了,都没找着!我们担心……他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陈诚眉头微蹙,随即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
“大家别慌。”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铭轩没事,他去镇上看他娘了,情况紧急,我让他先过去的。”
听到这话,众人明显松了口气,但紧接着,新的担忧又浮了上来。
一个戴眼镜的男知青推了推镜框,急切地追问:“那……那他什么时候回来啊?”
陈诚看着他们一张张惶然的脸,心中暗叹一声,如实相告:“他娘病得不轻,一时半会儿,恐怕回不来。”
“啊?!”
这话如同一盆冷水,兜头浇下。
刚刚稍缓的气氛瞬间又紧张到了极点。
“回不来?!陈哥,这可怎么办啊!”先前那个女声哭得更凶了。
“明天……明天公社就要来检查了!张铭轩他不在,这……这要记大过的!说不定……说不定还会影响档案,影响一辈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