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第二次作案也是在这里附近,我推测应该同样是以埋伏的形式,而这次他成功得手了。第二次作案的成功极大增强了他的自信,于是就有了第三次的作案,许月拿出一张照片来,背景是几件画着待拆标记的平房,第三次作案的地点,他选择了人相对较多的市集附近。
许月的手指在白板上点了点:基本上这是犯罪心理学上一个非常经典的信心增强的过程。凶手在不断地杀人的过程中,不仅享受杀人的快感,同时也从中他顿了顿,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于是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可以说,他从中得到了成就感。
后面的案子,除了马晴康明的案子,其余的都是在闹市区,光天化日之下完成的。他不仅胸有成竹,可能还将每一次作案看作一种挑战,就像打游戏完成关卡那样。他不断地提高难度,将自己置身于更危险的场景中。
但是受害者的侧写各有不同不,几乎是毫无相同点,目前完全无法得知他是出于什么样的标准或原因,来选择受害者。另外他的作案周期也并不稳定,没有规律可寻。
许月拿出一张手画的时间轴,时间跨度长达十年,零零散散地分布着这十起案子发生的年份。
存在一种可能,这十起案子,并不是他作案的全部。所以,恐怕我们必须要把这里所有的案卷看完才行。另外,也不排除他在外地作案的可能。这种凶手,已经具备相当的自信,作案不会再拘泥于他的舒适区。
同事里有人不满地吐槽:这么多起案子,他们是怎么全部当成孤案的?
叶潮生摇摇头没说话。
许月想起来什么似的:还有一点,还不是很确定,但是
他有些犹豫地看向叶潮生,似乎不太肯定自己应不应该说出来。
叶潮生冲他摇摇头:没关系,说出来大家讨论一下,扩展一下思路。
许月想了想,走回自己的工位上,从桌上的一沓档案中抽出一份来,递到叶潮生手里,说:我只是个人感觉,他好像过得还挺不错的?
有人不解:过得挺不错?
许月说:他第一次作案,就露了脸,大观山区分局手里有他的肖像,也一直挂在市局的数据库里,按说他应该过得非常小心,东躲西藏,可能不能正常地找工作,收入来源应该也非常不稳定
叶潮生从手里的案卷中抬头,惊讶道:这里面说,有人见义勇为,从华林路追到常平街,愣是没追到?
旁边的同事震惊:从哪到哪?
有人立刻掏出手机,调出地图:我靠,这孙子是他妈跑马拉松的吧?华林路到昌平街,直线距离五公里?
叶潮生的表情非常微妙:追他的是本省刚退役的省运会长跑冠军。
同事张大了嘴:这种人为什么要去杀人啊?去省队为省争光不好吗?
许月接着刚才没说完的话:我觉得他的生活条件应该很好,那种情况下能甩掉一个职业运动员,也许有一定的心理因素影响,但更多的恐怕是平时良好的身体素质的积累。没有良好的饮食训练条件,很难想象能临时爆发出这样的运动能力。
同事顺着许月的话思维发散:那我们是不是要在运动员里找凶手了?
叶潮生撇嘴:傻了吧,运动员的行踪都是有数的,怎么可能随便往外。跑而且真要是运动员,有照片在分局那,早就该被发现了。
同事讪讪一笑:也是。
也有人建议:可能家境特别好呢?
立刻有人反驳:别脱离侦查方向胡猜啊忘了那把刀怎么来的了?
许月站在旁边,想起他刚才过手的那几个案子里受害者的职业,有什么细如丝线的东西飞快地从他脑子里一闪而过。
小汪啊许月回头找汪旭,咱们要查查那几个受害人,除了马晴康明和王新平,从第四个受害人开始查查他们的职业背景,还有死前都做了什么,和什么人在打交道。
汪旭挠挠头:那明天一早我就约家属。
唐小池从外面进来:叶队廖局叫你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有小天使问,就说一下,目测应该是四月底之前完结,这是最后一卷了。么么哒~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29037215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29037215 20瓶;君心似我心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昨日重现 二十一
叶潮生推开廖永信的办公室门时,马勤正坐在沙发上疯狂地吞云吐雾,廖永信坐在办公桌后面,十指交扣,两个人的脸色都不很好。
廖局。叶潮生进去。
廖永信抬起头:小叶来了,坐吧。
叶潮生在马勤对面坐下,笑着和对面的人打招呼:马老,好久没见了。
马勤不轻不重地嗯了一声,十分不待见他的样子。
叶潮生想起叶成轩还在马勤手里,估摸着马勤是被折腾得够呛,也不计较,转向廖永信:廖局找我什么事?
廖永信左右看看:你手里那个案子是怎么回事?怎么又扯到了他们福利院的案子上?
叶潮生解释:指认的嫌疑人照片拿到技术科去比对,是技术科那边给的结果,说和他们手里那个叫方利的嫌疑人有百分之八十五的面部特征吻合。
马勤不耐烦起来,正要张口,叶潮生看他一眼:我知道不可能是方利,作案时间都对不上。但他不是还有个弟弟吗?亲兄弟,长得像也很正常吧?
马勤终于逮到开口说话的机会:他弟弟的照片,饶城那边早就发过来了,也不长那个样子。
叶潮生想了想:我能看看吗?
马勤立刻露出非常防备的表情。
叶潮生无奈地摊了下手:你们是不是到现在,连他弟弟的一根毛都没摸着?他弟弟的基本情况,过去这些年在做什么职业,住在哪,认识什么人,你们恐怕都没搞清楚吧?
马勤本不愿说太多,但叫叶潮生几句话批得实在脸上无光,当着领导的面,不得不替自己辩驳:那个方利你也审过,嘴紧得跟什么似的。两地办案程序又繁琐,你说怎么办?
叶潮生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耸一下肩,转向廖永信:廖局,我申请再审一次方利。
马勤立刻反对:不行!你还在避嫌,你忘了吗?
倒是廖永信先松了口:你去问问,也不是不行,写个申请,回头大家都在场,不算是破坏纪律毕竟工作需要嘛。
马勤还想说什么,他的手机就响了。
廖永信趁机站起来:行了,叫你们来就是这个事,既然说好了,叶潮生你那个案子也抓紧时间,不要再东扯西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