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时候,得知李长青回返的黄飞虎再次来到了城东别院。
双方分宾主坐下,李长青看着黄飞虎面上的神色,略显好奇的问道:
“武成王,心有疑惑?”
黄飞虎笑了笑。
“终究是瞒不过先生慧眼!”
“不妨说说看!”
黄飞虎深吸口气,缓缓说道:
“下个月要祭祀宗庙,大王欲要减少人牲数量,并选拔部分奴隶入军中征讨四夷。
朝中有诸多大臣认为此举不妥,有违祖制不说,拔擢奴隶亦是祸乱根苗。
飞虎担心,此事到最后,大王恐怕会再次动用重刑震慑群臣。
飞虎不明白,两边所言都各有道理,此事到底谁对谁错?
难道最后真的还得落到动用重典,才得以推行的地步吗?
飞虎又该如何行事,才能避免局面朝此滑落?”
李长青打量着对面神色苦恼的黄飞虎,心中略感欣慰。
经过自己一番教育和灌输之后,
他的所思所想,相比记忆中愚忠的黄飞虎,现在已经有了越来越明显的改变。
从一开始的盲目听从帝辛的命令,到现在已经能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不管他思考的结果如何,应对是否准确,这个行为本身,已经足够可喜了。
静静思索片刻,李长青却没有急着解答黄飞虎的疑惑,而是反问道:
“武成王可知大王此举背后缘由?”
黄飞虎叹了口气道:
“我大商立国已久,国人多嬉戏怠事之举,兵卒战力相比立国之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大王有心开疆拓土,宾服四夷。
这才动念选拔奴隶入军中,择其有功者擢升为大商子民。”
李长青了然。
黄飞虎所说的与他当初刚来人间时,走访大商所了解的情况相差不远。
这也是他认为帝辛身上唯一的一点可取之处。
他也曾真心的想过开疆拓土,带领商国走向强大。
不过他的想法,很多都还只停留在口号上,并没有坚定的执行下去。
且意志力欠缺,刚愎自用,行事方法也格外简单粗暴。
静静思索片刻,李长青面露沉吟:
“贫道能为你剖析根由,却无法直接告诉你具体该如何去做!
此事事关商国立国以来的国策,会影响无数凡人命运和生死,其中因果甚大。
具体该做什么,只能是你们自己斟酌思考后得出结论。
贫道以出世之心入世,此事非我当为。”
说到这里,李长青画风一转:
“不过,贫道可为你推荐一个高人,此人胸有大才,足堪为帝师。
想必亦能解武成王胸中疑惑!”
黄飞虎先是愣了愣。
这还是头一次,先生没有直接为自己解惑。
他自然不懂修道之人对因果之事的忌惮。
不过听完李长青所言,心中还是不可避免的涌现了一丝好奇。
胸有大才,堪为帝师。
这可是他头一次从先生口中听到的评价。
“先生所言乃是何人?
竟然能得先生如此评价?”
李长青脸上闪过一丝笑意:
“此人姓姜名尚,字子牙!
本是昆仑山玉虚宫中炼气士,因仙道未成,此时已经还俗回家。
他与贫道不同,贫道所求乃是长生逍遥道果,忌因果缠身。
他是命定的要在这凡俗人间建功立业,
此人天纵之才,来到这凡俗之地,犹如锥立囊中,早晚有出头之日。
此时招揽,正当其时.
再晚,武成王怕是就没这机会了!”
黄飞虎听的眼中一亮,连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