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5章 蒸馒头(1/2)

越到年根儿, 时间过得越快,眨眼间日历就撕到了腊月二十三。

姜冬月站在煤炉前,用炝锅铲来回翻搅按压, 直到锅中水越来越少,咕噜噜冒着绵密的气泡,才将锅端下来,倾斜放置,把仅剩的粘稠红豆汁水舀进碗里。

“笑笑,晾一下你再喝。记得转过身,别叫笑安看见。”

最近唐笑安越长越结实, 趴在床上能把头擡得老高,还总想吃点儿新鲜的,见啥都馋。

睡着了便罢, 要是醒着看见有人吃东西, 甭管肉汤还是咸菜, 都流着口水咿咿呀呀, 昂着小脑袋用力划动胳膊腿儿,像只翻不过壳的小乌龟。

但他现在肠胃弱只能喝奶, 为了不让他生气哭闹, 全家都练就了躲起来吃东西的技能。“好~”唐笑笑应了声,过几分钟发现碗不烫了, 立马端到门口喝掉,还不忘抹抹嘴,把空碗泡到水盆里。

姜冬月看得好笑,没敢说出来, 往红豆锅里撒了一把白糖,拿起擀面杖开始反复捶捣。

煮烂的红豆单独吃挺甜的, 但如果不放糖,蒸熟后会有股微微的涩味。

捣得差不多了,姜冬月挖两勺给唐笑笑开小灶,然后搬出大案板准备和面。

“今天咱们蒸豆馍馍和上供馒头,把枣花、枣卷卷一块儿做了,明天再蒸菜包子和粘窝窝。“

唐笑笑背对着床喜滋滋吃豆沙,小声问道:“妈,上供馒头就是圆馒头吗?”

“对,得蒸十二个小的,三个大的。”姜冬月边说边往案板上撒面粉,把搪瓷盆里发酵好的面团搁上去,再用勺子把粘在盆底的面弄干净,团吧团吧和面团揉到一起。

正忙活着,唐墨掀门帘进来,兴冲冲道:“说好了,过完年我跟成功大哥一块儿砂光去,在平村镇西边那个赵马庄。远是远了点儿,它一块板子多五厘,比在镇上干划算。”

近几年日子好过,各种板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迅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生产链。打头的是“起钉”,即从外地拉一大车旧木头,多是些桌凳门窗之类,雇人把其中大大小小的钉子拔出来,按钉子重量结算工钱。

接着是“拉锯”,将处理完钉子的木头用机器锯成一块块厚度相当的小板子,剔除彻底不能用的糟木头。

然后是“糊板”,在大约三米长、一米多宽的水泥台上,用黏胶把参差不齐的小板子们拼粘起来,弄成一块平整的大板子。

下一道工序就是“砂光”了。顾名思义,开动机器把大板子上粗糙的位置磨平磨光滑。

砂光过的板子两面贴一层薄薄的木头皮,称作“贴片”,随后就可以运到大厂子里,重新加工修饰,做成崭新的桌椅等卖出去。

这些都是辛苦活,但起钉、糊板、贴片相对轻松,一般是女人干。拉锯和砂光需要不停地搬木头、擡板子,还要轰隆轰隆地整天开机器,所以大多是男人干,挣得也更多。

当然,和做木匠比起来,这些都不用费功夫学,可以说是纯苦力。但唐墨今年过得着实有些坎坷,能在年底找到靠谱伙计和工作,他心里觉得挺满意,洗过手一边和面一边跟姜冬月商量再杀只鸡。

“申猴酉鸡,明年就是鸡年,杀一只上供吧,再给你和孩子补补。”

姜冬月舍不得:“咱家的鸡下蛋勤快,你不如去集上买一只,人家还管拔毛。”

“行,那我二十六再去,顺便把对联揭回来。”唐墨说着,将揉好的面揪成小孩拳头大的剂子,指挥唐笑笑搓圆按扁,自己从搪瓷盆里拿了块新面继续揉。

按理说他是个木匠,手并不笨,但几年过去愣是学不会抟豆馍馍,每次都露条缝在外面,只能被迫放弃。

“妈,我也想做。”唐笑笑按完剂子,用小勺挖了一点红豆馅儿,学着姜冬月的动作往中间抟,试图变出个圆鼓鼓的豆馍。

但她抟来抟去,吃奶劲儿都使出来了也没成功,反而揉出了一张丑巴巴的“豆饼”。

唐笑笑发愁道:“这可怎么办呀……”

“没事儿,”姜冬月重新揪了块大剂子,把“豆饼”整个包进去,“超级豆馍馍,蒸熟了给你爹吃。”

又说唐笑笑,“你手太小,不适合揉馒头,待会儿做好了烧火吧,往灰堆里埋俩红薯。”

唐笑笑重新支棱起来:“好,我最喜欢烧火了!”

等豆馍馍和馒头放进蒸笼,用棒子皮在灶膛里引着火,唐笑笑就搬了小板凳守着,一会儿添几根干树枝,一会儿扔几个棒子芯,脸颊被火苗映得红扑扑,像颗饱满的苹果。

“我闺女真能干,随我。”唐墨夸完,搬出另一盆面继续揉。

这回蒸的是实心儿馒头,他每步都会做,揉好面以后手起刀落,很快方正的馒头便放满了两盖帘儿。

姜冬月给唐笑安喂了两次奶,将他哄睡了放进被窝,用专门留出的两块面做枣花和枣卷卷。

先把稍大些的面团擀成长饼状,撒上油、盐和切碎的红枣,再卷起来将两边挤住,不露里面的“馅儿”,一块枣卷卷就做好了。

过年时上完供,就可以切成厚片吃,比平常做的花卷更添两分滋味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mkmk.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