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0章(1/2)

第170章

王大军是个明白人。

许问当然也不会糊涂。

但是其他许家人都急了。

他们深知没有介绍信会寸步难行。

晚上许家也没做饭,就着下午招待三个大队长却都没吃的席面当晚饭。

朱美珍忧心忡忡,“问问,你说,咱们大队长不会真不给咱开介绍信吧?”

许闻抢着道:“娘,你放心,大队长不给开还有公社呢!实在不行咱真把户口迁走就是了。我就不信公社能愿意!我跟我姐明年再回来就都是万元户。这放在市里头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我就不信咱公社放咱们走。

何况,咱又没做错啥!不是讲究先富带后富,咱们自己赚钱了愿意带乡亲们赚钱还赚出错了?”

许秋石瞪了许闻一眼:“胡闹!这是咱们家三代生活的地方,你爷爷奶奶的坟还在那呢!户口你说迁就迁?!”

桑小青忙打圆场,“爹,你别生气!许闻就是说气话。你说这大队长们也是,这么点事至于问到家里来?咱们桃源生产队大几百口子人,咱们才能带走几十个人,也不至于就伤了大队的根吧?至于我娘家的生产队跟望姐婆家,还没咱们大队报名的多,你说他们为啥就巴巴的找上门?”

动辄就扣个给队里留下老弱病残的帽子,也难怪许问跟许闻生气。

朱美珍哼了一声:“还能为什么?大队长的权威被咱们挑战了呗!往年谁家有好吃好喝都往大队长家送,就希望来年分工的时候给分点轻省的工分高的活。

一个大队虽说有几百户人家,但是脑子灵光会来事的其实就那么几十户,今年大部分都往咱家来了。大队长能开心才怪!”

“妇人之见!”许秋石斥道,“人家好歹是个大队长,那觉悟能跟你这么低只看见碗盘里这点东西?大队长是真怕咱们留下老弱妇孺,把大队的人都带出去。

咱们一家走还好。现在是越走越多。你看去年回来才几个找咱们的。今年回来就有几十户找咱们打问想跟着去南方的。那明年回来还不得过百户?大队长能乐意才怪!”

许秋石说的这些,许问还真没想这么远。

她这次想着最多带个五六十人过去,再多了她怕照看不过来。

都是老乡,在家说的严,出去了总得照拂一把。

桃源生产大队选二三十个,路家大队也得选十来个,还有许望婆家跟桑小青婆家都一样。

今天路家生产大队没来人,是因为新大队长跟许家不熟,老大队长是路远征的大伯,大伯是个要脸面的人,不会干这种强人所难的事。

“爸说的有道理。确实得好好考虑一下这事。”许问开口。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会走出家门,到城里打工。

尤其是年轻人,慢慢就会在城里扎根。

队里,不,以后还是改成村了,村子里的年轻人越走越多,留下的确实慢慢都是老弱妇孺。

但,这时间不该是八十年代初。

会不会是因为她,才让魏庄这个本该在二十一世纪都没摘掉贫困帽子的小地方发生了变化?

如果真是这样,许问确实得好好考虑要不要带人出去打工。

人跟人是不一样的。

有人志向远大,心怀国家和天下。总梦想改变世界。

有人驻足眼前,奋发图强,一直努力不断。

许问恰巧是那种虽然爱国但是不会想着改变世界,不好吃懒做,但也不会为了打拼事业舍弃家庭。

尤其是死过一回以后,对很多事情看淡了很多。

上辈子她没上过班,但也实习过,正好赶上九九六,也是卷得没有明天。

关于上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从来没有好好陪过家里人,从来没有慢下来好好享受生活。

一个三岁就开始上幼儿园,小学就要做作业做到十点钟睡觉,小学三年级就得寄宿,高中晚上十点放学早晨五点半早读,后来大学去了国外的人,周末放假也都是各种兴趣补习班。哪来的时间陪家里人?

别说家人,每次毕业不久,曾经班上的同学能叫出名字的都不多。

祖国那么大,除了学校哪里也没看过。

不知道是不是矫正过妄,这辈子的许问特别咸鱼,没有什么大志向,就想好好享受生活,也乐于为了享受生活做些什么。

为了用电,她作弊用了新能源发电。

为了洗澡,她淡化海水。

……

如今为了带女儿方便,她还打算去做尿不湿。

她真就是一条咸鱼。

负担不起许秋石描述的这个很现实的未来。

今年报名几十户,如果带出去的人各个都比在公社赚钱多,那明年真有可能有几百户来找她。

也许这一年里,她和她的家人都在南方把生意做得更好,用更多的工人。

那让公社真都剩老弱妇孺?

大年初一这顿晚饭,许家人吃得都不痛快。

许问倒不是不痛快,只是在修改原定的计划。

大年初三,女儿回娘家。

许望回许家,许闻去老丈人家。

许望还好饭桌上什么都没说。

倒是谢德春一直在对许望挤眉弄眼,许望一直视而不见。

最后朱美珍实在看不下去了,瞪了许望一眼,“有事就直说!你再不说给德春都急坏了!”

许望侧头看了自家男人一眼,扯了下唇角,“也不是啥大事!就这两天我公公一直劝我们来找问问说情。说挑打工的不能只带那老实的能干的,让把我们生产队张爱国给带上!这名字虽然不错,可惜孩子长得对不起父母厚望!从小就是村里的小霸王,从村头打到村尾不解气,还经常出村打。现在人长大了更是一个混不吝的!

以前他干的破事就都不说了,这结婚以后更是无法无天,前几天,说是他到他娘那吃饭。正好家里有喜事,他娘包了水饺。就因为他娘多包的水饺给他弟弟留了一份,他把桌子掀了,就因为觉得给他媳妇儿留少了!

整整一盖天饺子呢!他媳妇儿属猪的也不能都吃上啊!你说这么自私自利一个混不吝,咱们带出去干什么?是嫌自己日子过好了给自己添堵?”

盖天是魏庄公社这边的方言,一般用于大铁锅蒸馒头,跟蒸屉差不多的概念,是大大的圆形,用竹子穿起来的中间有细缝但是没有边缘凸起就是一个圆形平面。

按照公社百姓常用的锅,一盖天大约得四盘饺子。

她说完又朝谢德春翻了个白眼,“咱爹如意算盘不能打得太精吧?张连国平时在大队耍起无赖来,爹都头疼。让咱们带出去合适吗?他要唯一闹个事,连个管住他的都没有,谁负责?爹说啥你听啥,让你来跟你问问提,你不好意思就一直撺掇我,你觉得我该害问问?”

谢德春忙道:“我不是这意思!我就寻思把事说了,回去好交代。反正问问也不同意。”

许问哦了一声:“我没说不同意。”

“这事还用问,问问肯定不……欸?”许望说到一半回头,瞪许问,“你刚说什么?”

“我说我同意带着你刚说的那个谁……张爱国去彩虹岛!”

许望:“……”

看着许问,满脸写着“你疯了还是我疯了?”

桌上其他人也差不多的反应。

朱美珍筷子都掉了一只,正好掉到小夏初腿上,小夏初迫不及待拿起来就往嘴里塞。

被许问看见抢了过来,重新还给朱美珍。

朱美珍这才回过神来,伸手去摸许问的头,“问问,你是发烧了吗?说什么胡话呢?这种人你带出去是为了给自己添堵吗?”

许问躲开朱美珍的手,哭笑不得:“妈,我没事!我是认真的。我不光带张爱国,我还打算把咱们村那个几个不着调的都带上。哦,嫂子娘家大队有类似这样的人,我也可以带着。”

许问说完,许家饭桌上陷入了一阵诡异的安静。

只剩懵懂无知的小夏初,对着许问盘子里的菜咿咿呀呀。

她才添辅食不久,什么都想吃可惜能吃的有限。

于是每每到饭点,小夏初就会馋得咿咿呀呀小手直挥。

好半晌许秋石轻叹一声,先端起酒杯:“难为你了!”

却没劝阻的意思。

倒是许望跟朱美珍不能接受许问这个选择,一直追问她为什么?

许问总不能说,我不能魏庄公社提前进入老龄化,所以我也想耍赖。

她组织了下语言,选了一个朱美珍跟许望都能接受的说辞:“你们想啊!生产队这些人为什么都来咱家求咱们带他们去南方?”

这题许望会,“当然是因为看见咱们家的人赚钱,他们眼热!”

“那就是了!咱们家一个个都赚钱了,那人家去了不赚钱说明什么?岂不是就像他们说的,咱们藏私不是真心带他们。可是把这些混不吝的都带上,他们好吃懒做,在外面赚不到钱。回来一说,人们不就知道钱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赚的!也许就不那么想跟着咱们出去了!”

朱美珍狐疑道:“是这样吗?”听起来很合理总感觉哪里不对。

许望反应快,“话是这么说。但是这些混不吝的赚不到钱,岂不是会来家里闹?不,都等不到来家里,恐怕在鹏城就跟你没完没了。”

“他们去不了鹏城,只能在彩虹岛。你们是不是忘了彩虹岛是个什么性质的地方?还真当他们在生产队无敌,出去了大家也惯着他们?”

朱美珍听得眼前一亮,“对哦!彩虹岛是部队的驻地。这些人一个个平时生产队都是欺软怕硬的主。上了彩虹岛他们恐怕混不起来了!”

论打架,他们生产队那几个混混绑在一起都不是她女婿的对手!

到时候,指不定谁收拾谁呢!

这么一想,朱美珍也就不反对了。

她想了想,叹息:“你也不早说。你哥嫂不知道,怕这会儿正在丈人家收刁难呢!”

话音刚落,许闻一家三口就推门进来了。

许闻脸色相当难看,桑小青眼睛红红的,像是哭过。

只有春生看见朱美珍抱着小夏初,顿时不乐意了,“奶奶,抱抱!”

朱美珍登时顾不上儿子儿媳妇,把夏初交给许问,抱起春生,“大孙子,去姥姥家开不开心?想不想奶奶?”

春生明显在姥姥家挺开心,看不出想朱美珍的样子,只是看了眼夏初,还是违心道:“响了!”

因为心虚喊的很挺大声。

朱美珍被逗的乐不可支,“你都马上三岁了,还吃小妹妹的醋羞不羞?”

许望拍了下一声不吭坐在她身边的许闻,“你什么情况?不是回丈人家?怎么饭点就回来了?怎么?礼带少了丈人没管饭?”

许闻还是不说话,只摇摇头。

桑小青开口:“不是没管饭,是我们没吃。”

她一开口,还带着哭音。

朱美珍忙问:“这是怎么了?怎没还哭了?许闻你跟小青吵架了?”

许问开口:“估计不是他俩吵架,怕是因为招工的事吧?”

桑小青点点头,“我也没想到我们队长那么过分。他跑到我们家,给我爸妈施压。非让他们劝我也带着我们生产队陈有财出去发个财。那陈有财是个老光棍,又懒又馋。这样的人出去了能干什么?”

许问看了桑小青一眼问许闻,“二哥,那你沉着个脸干什么?知道的是人家有求于你还被你拒绝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欠人家钱被追债了!”

许闻:“……”

他终于开了口,怼许问:“欠人钱还人债是天经地义!我摆个脸做什么?我沉着脸不是因为我拒绝了而是因为我答应了!”

不等许问开口,又补了一句:“你放心,不给你添麻烦。那个张有财我自己看着!就让他到我那饺子馆帮忙,放眼皮子底下。”

“也不麻烦!毕竟老话说‘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反正已经带了三个了,不差你这一个。”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姐夫生产队有一个张爱国,你这里有一个张有财,咱们生产队不还有两个差不多的货色?我打算一起带着。”

许闻:“……”

“你带着他们干什么?嫌自己日子过得太舒服,给自己找点麻烦?”

不愧是兄妹,话都说的差不多。

许问懒得一遍遍解释,翻个白眼:“我缺保镖,看他们正合适。”

“你快得了吧!张有财都快六十岁了,你俩谁保护谁还不一定呢!”

“那怎么了?放在厂门口看大门总可以吧?”

许闻:“……”

那是一把好手。

事情至此敲定,四个大队长对这个结果很满意,纷纷配合许问,把大部队的大喇叭借给她宣布名单。

原本许问是打算从报名的人里挑些手脚勤快能干的人,这下也不挑了,直接抓阄。

一个生产队十个名额,男女不限,抽到谁就是谁。

除此之外还额外带上那四个出名的混不吝。

在宣布完名单之后,许问还讲了几点打工的规则。

不能乱跑,不能中途退出,说一年就是一年。

好好工作但是赚不到钱的,比如工厂拖欠工资这种,许问会自己掏腰包补给大家。

但是因为好吃懒做赚不到钱的,对不起!即使没路费回家,也一毛不会给。

能接受的都签合同,不能接受的留在家里再换一个人。

选好人,还得给大家留几天时间准备行李,原本说好的年初六南下,改成了年初九。

四五十人一起出门,挺热闹。

为了照顾孩子,许家人还是买的卧铺票。

许闻跟许秋石没有坐卧铺,说得和队员们一起,防止他们走丢了。

大部分村民都没出过远门,对外面的世界本能的畏惧,所以比家里还听话。

许问怎么说他们怎么做。说好了给几分钟上厕所就几分钟回来,只提前不拖后。

包括那几个在生产队几乎恶名昭彰的。

事实上他们更规矩,许问说一他们不说二。

许问说给十分钟上小厕,他们五分钟就能回来,只提前不拖后。

许问一开始也纳闷这个特别反常的现象,后来才琢磨过来。

这几个人都是文盲,大字不识一个。

也知道自己平时为人不怎么样,生怕许问把他们丢在半路,到时候连家都找不回去。

许问又好气又好笑。一个个在生产队的时候,张牙舞爪。小时候欺负小朋友大了欺负队员。分粮食的时候还爬墙偷人家的。

这出了门一个个胆小如鼠。真是作恶也只是难缠的小鬼。

真正的枭雄才不会这么没出息。

不过这也意味着,相对来说,好调教。

人多,买票麻烦,多中转了两次,以至于花了近八天才到彩虹岛。

一路亢奋,满心期待要赚大钱的队员们,一上岛心就凉了一半。

太荒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mkmk.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