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0章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1/2)

卷首语

《吴史?食货志》载:\"德佑十年夏,泽州旱蝗交作,知县张敏申报 ' 飞蝗蔽日,禾苗尽毁 ',请发常平仓赈粮万石。都察院收民状百二十七通,言 ' 蝗蝻未成虫,田存七分 ',多有血指印捺于 ' 官粮被吞 ' 四字。\" 谢渊持 \"提督军务兼理粮饷\" 关防抵泽州,靴底沾的观音土混着未熟禾穗 —— 此乃灾民充饥之物。袖中《荒政辑要》\"勘灾四法\" 页边起毛,记满历年勘灾笔记。公堂之上,《灾伤奏报》\"飞蝗蔽日\" 四字墨色新鲜,盖不住底下 \"赈粮折银\" 的浅痕;架阁库内,《灾民花名簿》的指印与《保甲册》多有抵牾,一场人祸之网正待天宪之剑剖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德佑十年六月初二,辰初刻。谢渊接过老妪递来的桑皮纸民状,纸背 \"叩阍伸冤\" 四字因多次誊抄显见纤维,\"蝗蝻为害,官粮被吞\" 处的血指印呈暗紫色,边缘有撕裂毛边 —— 显是按印时过度用力所致。他将民状拍在《灾伤奏报》上,狼毫笔尖点在 \"飞蝗蔽日\" 四字:\"张大人,《潞安府蝗情月报》载,泽州蝗蝻尚在二龄,翅芽未展,\" 又翻开《捕蝗要诀》卷三,\"成虫群飞必成 ' 人' 字形,你奏报的蝗群,\" 指尖划过 \"蔽日\" 二字,\"可有田间取样图佐证?\"

张敏的喉结滚动两下:\"此乃各乡耆老合议...\"

\"合议?\" 谢渊抽出《保甲清册》,朱笔圈住 \"南乡耆老李顺,万历三十七年卒\":\"死者如何在 ' 耆老画押 ' 栏按手印?\" 玄夜卫呈上的《银库流水账》摊开,\"张敏收王百万银三千两,用途注 ' 购田 ',\" 他的指尖划过 \"赈粮折银挪支\" 的旁注,\"按《大吴律》户律十二,挪移赈银百两以上,发边卫充军,千两以上绞。\"

公堂东侧传来瓷器碎裂声。刑房书吏赵贵踢向灶膛,半页《赈粮折银账》飘出,\"王百万 代领三百石\" 的字迹与架阁库《常平仓簿》缺号三十七页边缘锯齿完全吻合。谢渊用火钳夹起残页:\"赵书吏,\" 他指向残页左上角,\"此处应盖的灾伤勘合编号被刮去,\" 又望向张敏,\"贵县的勘合,可是用来换了田契?\"

张敏扑通跪地,膝盖砸在青石板上:\"镇刑司李副使持晋王令箭,说晋王府需凑贡粮...\"

\"令箭?\" 谢渊翻开《荒政辑要》卷四,\"勘灾定例首条:' 州县官需亲至田间,三邻互保,里正画押。' 你未踏田半步,\" 他的手指敲在奏报末页,\"却有十七名已故耆老 ' 画押 ',当以 ' 欺君罔上 ' 论处!\"

巳初刻,泽州南乡。谢渊握五尺步弓丈量田亩,玄夜卫百户赵破虏紧随报数:\"东三亩,禾苗存活六成;西五亩,蝗蝻集中田界沟渠,密度每平方丈不逾五只。\" 他蹲下身,镊子夹起泥土中的蝗蝻幼虫,置于《捕蝗要诀》图示旁:\"成虫翅展逾寸,而此处蝻虫均未及半寸,且多在田边,\" 突然指向田中央直立的禾秆,\"秆上虫咬痕间距均等,\" 他捡起田边散落的驱蝻木拍,\"分明是人为驱赶至边界!\"

耆老李忠掀开粗布衫,背上五道鞭伤结痂呈暗红色,与《保甲册》\"五月廿七,抗灾状被杖\" 记录吻合:\"里正说,\" 他的声音带着哽咽,\"不报 ' 禾苗尽毁 ',便以 ' 通匪 ' 论处,\" 手指向土丘后的青瓦新宅,\"王乡绅的 ' 聚源当 ' 三天前开业,当票记着 ' 新稻一千石 '!\"

未初刻,泽州衙架阁库烛火摇曳。谢渊的火折照亮《赈粮发放簿》泛黄纸页,狼毫笔在 \"李狗剩\" 名下划出粗重墨圈:\"赵百户,\" 他将《保甲册》推过霉迹斑斑的木案,\"登州府移文载,此人去年闰四月迁山东,\" 又拈起《灾民领粮指印簿》,\"按印此处用左手拇指,\" 他突然抓起张敏的右手,迫使指尖按在烛光下,\"而李狗剩右手六指,掌纹多一道纵线 —— 你指节的茧纹,\" 他将张敏的手按在账册 \"李狗剩\" 签名旁,\"与运笔时虎口施压留下的墨痕完全吻合。\"

张敏瘫坐于地,膝盖硌在结着霉斑的砖缝间:\"是... 是李副使说,晋王府要凑三千石贡粮...\"

\"晋王府?\" 谢渊抖开从李继祖靴筒搜出的密信,桑皮纸上 \"每石抽银三钱\" 的小楷在火光下清晰可见,\"《宗藩条例》卷六载,\" 他的指尖划过《宗藩条例》泛黄的页脚,\"藩王擅动赈粮者,夺禄米三分之一,庄田没官。\" 他屈指计算,\"三千石赈粮折银六千两,抽成九百两,\" 突然指向账册中 \"购田十顷\" 的记录,\"恰好是泽州每亩九十两的良田市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mkmk.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