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1章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1/2)

卷首语

《大吴会典?职官志》载:\"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正二品,掌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监察御史。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皆得直言劾奏,风闻言事者罚俸一年。\" 永熙三年十一月初九,寅时三刻,金銮殿的朱漆大门在晨雾中轰然洞开,三十六名鸿胪寺官执节引导,谢渊迈步向前,靴底与汉白玉阶摩擦出细微声响,仿佛是过往的宦海沉浮的回响。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永熙三年十一月初九,卯时初刻。谢渊肃立于丹墀,朝靴下青砖的凉意穿透千层底袜子,直抵脚心。他凝望永熙帝走向匾额的背影,冕旒在晨雾中轻轻晃动,金丝流苏拂过御座前的青铜獬豸 —— 那是太祖萧武定鼎时所铸,独角直指殿心,恰似他肩负的使命。当红绸被缓缓揭下,\"寒梅耀骨\" 四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他喉间陡然发紧,真切感受到这方匾额承载的,是帝王对整座江山吏治清明的殷切期盼。

朕观卿弹劾萧烈,条分缕析如治钱法,真乃朕之张释之也!\" 永熙帝的声音带着晨朝特有的清亮,手掌按在谢渊肩头的瞬间,他清晰触到帝王指尖的薄茧。那是批阅《天下税赋总册》时,长期捏着朱砂笔留下的印记,也是去年秋闱舞弊案后,二人在文渊阁逐字修订科举律例,一同磨墨批注的岁月痕迹。这份触感,瞬间让谢渊的思绪回到永熙元年的深秋。

那时他刚任监察御史,捧着连夜整理的勋贵侵占官田案卷,在乾清宫阶前候驾。初雪落在奏章的宣纸上,洇开了几个模糊的指印。永熙帝裹着玄狐大氅出来,看见他冻得通红的鼻尖,解下披风披在他身上:\"御史的脊梁要直,但身子别冻折了。\" 当晚在暖阁,帝王用朱笔圈着案卷上的数字,烛火将二人的影子投在《大吴会典》的扉页,宛如两株并肩而立的寒松。

鸿胪寺卿宣读诏书的声音回荡在大殿,谢渊却将目光紧锁永熙帝眉眼。帝王眼角的细纹比去年更深,眼底倒映的匾额金粉下,藏着只有他能读懂的忧虑。昨夜在乾清宫,陛下展开的宗人府账册首页,朱笔圈着的字迹仍历历在目。此刻他恍然,匾额上的每一笔金粉,都浸染着帝王无数个熬夜校勘律条的烛泪与心血。

户部尚书李贤压抑的咳嗽声从班列中传来,衣摆处隐约可见异常痕迹 —— 与五城兵马司报备的样式不同,倒与萧烈余党往来物件上的模糊印记相似。谢渊盯着那抹靛青袖口,想起昨日收到的密报,李贤私扣的官银正通过漕帮转运。李贤喉结剧烈滚动的模样,和三日前御前会议提及税银亏空时如出一辙,让他联想到账册里那些被刻意涂改的记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mkmk.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