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2章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2)
卷首语
《大吴会典?兵饷》载:\"军行所至,粮饷必三验:一验米色,二筛砂砾,三辨霉腐。砂砾过十之三者,押运官杖八十;以次粮充正饷者,斩立决;盗卖军粮通敌者,凌迟示众。\" 永熙四年四月十八,涿州官道的黄土被车轮碾出深辙,永熙帝的六龙车驾停驻驿馆。谢渊踏着晨露走向前军粮车,木轮碾过的车辙里,隐约可见几粒闪烁的沙砾 —— 那颜色与七年前砖窑案中充粮的黄河故道沙如出一辙,在朝阳下泛着诡异的金属光泽。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永熙四年四月十八,巳时初刻。涿州城外的军粮堆场弥漫着陈米的霉味,三十六辆粮车整齐排列,车辕上的 \"吴\" 字火印却有半数模糊不清。谢渊的绣春刀鞘轻磕粮车木板,沉闷的声响惊飞檐下寒鸦,他弯腰抓起一把米,指缝间漏下的沙砾簌簌作响,每粒都裹着极细的铅粉。
\"且慢。\" 谢渊的獬豸牌拍在粮车上,惊得押运官手中的宗人府批文险些落地。批文的朱砂印泥边缘,渗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砖窑红土痕迹。\"《兵饷例》卷三第五条:秋狝余粮需盖 ' 太仓 ' 火印,\" 他抖开批文,\"你这印泥里混着砖窑残土,分明是魏王府私铸钱的印记!\"
押运官脸色骤变,强作镇定:\"御史大人明察,此乃......\" 话音未落,谢渊已将沙砾投入醋碗。紫斑如毒蛇般腾起,与七年前砖窑充粮案的验毒记录分毫不差。\"铅粉遇醋显紫,\" 谢渊的铁尺点在押运官靴底,刮下的红土碎屑中还嵌着半枚砖窑残瓦,\"魏王府私军的月供粮,正是掺着黄河沙与铅粉的次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