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1章 墨痕断处是民膏,忍把金章换佩刀(1/2)

卷首语

《大吴会典?架阁库条例》载:\"诸司账册,凡有改窜者,必注改官姓名、年月,仍以原笔留痕,违者杖一百。\" 永熙年间,工部架阁库的檀木架上,元兴朝的砖料账与泰昌朝的匠人册同列,新墨掩不住旧血,颤笔藏得住阴谋。谢渊以父稿为刃,以账册为镜,且看这一阙《无题》墨痕,如何照破左手改账的贪腐迷局,让十载沉冤重见天日。

墨痕断处是民膏,忍把金章换佩刀

永熙三年十月初一,卯时初刻。工部值房的雕花槅扇滤进初阳,谢渊的狼毫悬在元兴二十年砖料账上方,笔尖墨滴在 \"折耗银\" 三字上晕开,将重描过的新墨衬得格外刺眼。他放下笔,指尖摩挲着纸页接缝处的凸起 —— 这是用越州锦缎胶重粘账页的痕迹,与太府寺库藏的封缄物料完全一致。

\"大人!\" 书童福生抱着半人高的联名状撞开门,月白衫角还沾着晨露,\"城西砖窑的王大柱带着三十个弟兄跪在衙署前,他掌心的鞭痕足有三道,和账册里 ' 丙巳位砖窑腊月克扣 ' 的记录分毫不差!\"

谢渊的目光从联名状上的血指印移向案头铜镇纸,镇纸刻着的寒梅纹与父亲谢承宗的官印如出一辙。他抽出账册中李邦彦的署押页,朱砂笔锋在 \"李\" 字收笔处有细微顿挫 —— 这是左手运笔才会出现的痕迹。

\"左腕风湿者,书 ' 十' 字必抖。\" 谢渊喃喃念着父亲旧稿中的批注,从紫檀匣中取出元兴十五年的旧账。烛火下对比两册,新账中 \"十\" 字末笔如刀裁般工整,旧账却在竖画收束处有明显震颤,恰如父亲生前所绘的 \"风湿笔症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mkmk.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