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章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1/2)

卷首语

《周易?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谢渊于故纸堆中寻真迹,于墨影深处辨忠奸,所见半枝寒梅非闲笔,实为三十载正邪角力的无声注脚。当淡墨暗记遇上狼毫新锋,当贪腐惯例如雪化于刃,且看青史竹简如何开口,让二十年前的血谏,在今日的典籍室中,续写成新的清正篇章。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永熙三年三月廿一,阴霾欲雨。谢渊在典籍室的榆木长案前已枯坐三日,案头堆叠着元兴至永熙年间的十二本《工程物料总册》,每本封皮皆有虫蛀痕迹,唯末页右下角的纹路清晰如新 —— 松烟墨绘就的梅枝朝西北方倾斜,正是当年清流党标记 \"密折已达天听\" 的暗号。

\"物料折耗银五万两工食扣除银三万两 \"的条目在泛黄纸页上反复出现,谢渊以父亲遗留的《漕运贪腐证据录》残页比对,发现自元兴十七年起,所有\" 折耗 扣除\" 的尾数皆为 \"七\",与太府寺右曹的分赃比例暗合。更令他心惊的是,每笔浮冒银钱的流向栏,都用极小的字注着 \"萧\" 字 —— 既指襄王封地的萧氏官窑,亦是当年太子党暗语。

\"大人,该歇眼了。\" 典籍室小吏王顺第三次续茶,铜壶嘴溅出的水珠落在 \"元兴二十年护城河工程\" 账册上,恰好晕开 \"工食银十扣其七\" 的墨字。谢渊注意到他指尖染着雌黄粉末,与账册中被篡改的 \"实耗银\" 处的褪色痕迹完全一致。

未时三刻,谢渊忽然发现每本账册的装订线内,都藏着半片梅瓣状的薄纸,对着阳光可见透光处有 \"丙巳位砖窑模具 \"等字样 —— 这是用唐代传下的水影法制作的密信,需以清水浸泡方显全文。他想起父亲曾在血书中提及\" 梅瓣传信 \",此刻手中的薄纸,竟与诏狱传出的残页材质相同。

\"王顺,\" 谢渊忽然按住正要收走账册的小吏,\"为何永熙元年的物料单上,萧氏官窑的砖价突然涨至五百文?\" 对方的袖口在接触账册时留下油印,正是太府寺用来防水的鱼胶痕迹,而砖价暴涨的月份,恰与越州水军首次进犯的时间吻合。

申时初刻,窗外突降急雨。谢渊趁王顺关窗时翻开账册暗格,发现底层藏着三枚铜印 —— 与父亲残图上的私兵标记、刺客袖口的暗记完全一致。更惊人的是,印泥残留的气味,与掌案郎中李大人宴客时的龙涎香如出一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mkmk.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