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2章 秦始皇(1/2)

咸阳宫的玉阶被晨光染成金色时,驰道尽头扬起的烟尘已漫过渭水。

百姓们自发跪在道路两侧,手里捧着新熟的麦谷、织好的锦缎,看见那面绣着“天下一统”的齐地大旗出现在视野里,山呼万岁的声浪瞬间掀翻了云层。

“大王回来了!”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孩童们举着秦篆木牌奔跑,老人们摸着胡须落泪,连渭水畔的渔翁都停下了撒网,对着车驾叩首——这是咸阳百姓等了五年的景象,六国归一,王师凯旋。

嬴政的车驾在宫门前停下,玄色龙袍上的金线在阳光下流转,他刚踏下白玉阶,赵姬便带着孩子们迎了上来。嬴扶苏捧着一件新制的朝服,声音清朗:“父王,儿臣已按礼制备好祭天礼服。”

“嗯。”嬴政接过朝服,指尖划过上面绣着的日月星辰纹,“韩非呢?”

“在博士宫候着。”李斯从人群后走出,手里捧着个锦盒,“和氏璧已打磨完毕,只等大王定夺印文。”

三日后,祭天广场已人山人海。从六国迁来的百姓捧着各自故土的泥土,堆在祭坛下;博士宫的学者们穿着各色朝服,捧着典籍列队;王翦、蒙恬率领的禁军甲胄鲜明,戈矛如林,将广场围得水泄不通。

辰时三刻,钟声敲响。嬴政身着十二章纹的衮服,头戴旒冕,一步步踏上祭坛。玉圭在手中泛着温润的光,每走一步,腰间的玉佩便发出清越的声响,与远处的编钟和鸣。

“大王到——”内侍的唱喏声穿透云霄,广场上瞬间鸦雀无声。

韩非捧着传国玉玺走上前,那方玉印由整块和氏璧雕琢而成,螭龙纽上的鳞甲栩栩如生,印面方方正正,只待刻下最终的文字。“大王,臣与博士们拟了四字——‘受命于天’,请大王裁定。”

嬴政的目光扫过广场上的人群,韩王鬓角的白发,赵王紧握戈矛的手,田建捧着齐地泥土的虔诚,还有百姓们眼中的期盼……他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加两个字。”

韩非一愣:“请大王示下。”

“既寿永昌。”嬴政接过玉圭,指向天空,“朕受天命,统一天下,不仅要让当世安宁,更要让大秦传之万世——这印,要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广场上先是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李斯高声道:“请太史令刻印!”

太史令捧着刻刀上前,在万众瞩目下,将八字刻入玉印。刀锋划过玉面的脆响,竟盖过了编钟的轰鸣。刻完最后一笔,他高举玉玺:“传国玉玺成!”

嬴政接过玉玺,指尖按在那方方正正的印面上,忽然转身,面对天下苍生。旒冕的珠串在他眼前晃动,却挡不住那双睥睨四海的眼睛。

“自今日起,”他的声音如洪钟大吕,“废除六国国号,天下共称‘秦’!朕,嬴政,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号‘始皇帝’!”

“始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呼喊中,王翦忽然出列,单膝跪地:“陛下!臣请立郡县,废分封!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由陛下直接任免——从此,四海之内,皆陛下之土;率土之滨,皆陛下之臣!”

“准奏!”嬴政扬声道,“李斯,即刻拟《郡县制》,三日内在全国颁布!”

“臣遵旨!”李斯躬身应道。

这时,博士淳于越上前一步:“陛下,臣以为,宗室子弟当封王,以镇四方……”

“不必。”嬴政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周室分封子弟,百年后相互攻伐,天下大乱。朕的子弟,可食俸禄,不可掌兵权——大秦要的不是诸侯并立,是天下一家!”

韩王忽然笑道:“陛下圣明。当年韩地分七家大夫,年年混战,百姓连安稳年都过不上。如今设郡,官吏由朝廷任命,税赋公平,百姓们都说,这才是真的太平。”

赵王也道:“赵地的骑兵,如今都编入秦军,粮草由朝廷供给,再不用像以前那样抢邻邦的粮食——郡县制,好!”

嬴政颔首,目光转向博士宫方向:“韩非,传朕旨意,将六国文字统一为小篆,由你牵头编《仓颉篇》,颁行天下。”

“臣遵旨!”韩非躬身,“臣已让工匠刻好了小篆范本,三日内可在各郡学堂张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mkmk.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