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的夜色渐浓,宴会上的歌舞还在继续,嬴政却悄悄离了席,带着李斯和韩非走到城楼上。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拂来,远处渔火点点,与城内的灯火连成一片。
“李斯,”嬴政望着脚下的城池,声音沉静,“齐地初定,第一步要做的是什么?”
李斯拱手道:“回大王,当务之急是推行秦法。齐国旧制与秦地不同,需尽快让官吏熟悉秦律,百姓知晓新规。臣已备好律法竹简,明日便在临淄各处张贴,再派官吏沿街讲解。”
韩非补充道:“齐地商业发达,尤其是临淄的市井,商铺林立。可沿用秦地的市籍制度,让商户登记在册,既便于管理,也能保障他们的权益——百姓安,则天下安。”
嬴政点头,目光转向远处的盐田:“方才田建说盐田需改良,你二人明日去看看,把秦地的煮盐法子教给齐人。还有渔税,按秦制减半,让渔民们先尝到甜头。”
正说着,田建提着酒壶走了过来,身后跟着田恒。“秦王还在忙国事?”他将酒杯斟满,递过去,“这杯齐酒,敬大秦。”
嬴政接过酒杯,与他碰了一下:“田君,齐地的宗室,朕会妥善安置。愿意去咸阳的,可入博士宫整理典籍;想留在临淄的,可任地方闲职,俸禄照发。”
田建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谢秦王体恤。其实臣还有个不情之请——齐地的稷下学宫,能不能……”
“保留。”嬴政打断他,语气肯定,“不仅保留,还要扩建。让秦地的博士来此讲学,也让齐地的学者去咸阳交流。学问不分国界,天下一统,更该让知识传得远些。”
田恒忽然道:“大王,齐地的水师曾是六国之最,只是近些年疏于操练。臣愿将水师旧部名册献上,若大秦需要,臣可带队操练。”
嬴政看向他,眼中带着赞许:“好!蒙恬明日会与你对接,齐地靠海,水师不能废。将来孤要造船出海,或许还要借重田将军之力。”
田恒愣住了,他本是试探,没想到嬴政如此信任,当即单膝跪地:“臣,谢大王信任!”
城楼下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嬴阴曼跑了上来,手里举着个海螺:“父王!田妹妹说这是深海里的螺,能吹出海风的声音!”她把海螺递到嬴政耳边,一阵呜呜的风声传来,像极了远方的呼啸。
嬴政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忽然对李斯道:“传旨,在齐地设三郡:临淄郡、胶东郡、济北郡。郡守由秦地官员担任,郡丞选齐地有声望的乡绅担任——让他们互相牵制,也互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