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8章 临淄夜放粮(1/2)

临淄城的驿馆里,檀香袅袅,混着窗外飘来的槐花香,倒有几分安逸。

韩王捻着茶杯盖,看着案上那碟没动过的临淄糖酥,忽然叹了口气:“这田建,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

赵王正用银簪挑着茶杯里的茶梗,闻言嗤笑一声:“他哪是在考虑,是舍不得那点虚名。你没见后胜看咱们的眼神?活像咱们抢了他的富贵似的。”

魏王放下啃了一半的临淄枣,枣核扔在碟子里“当啷”响:“昨日去稷下学宫,见那些博士还在争论‘秦乃虎狼之国’,我跟他们说秦地的百姓能吃饱饭,他们竟说我被秦王洗脑了——迂腐!”

“要不,咱们再去闯闯宫?”韩王放下茶杯,茶渍在锦袍袖口洇出一小片湿痕,“好歹跟田建同窗过三年,总不能眼睁睁看他走弯路。”

赵王拍了拍腰间的玉佩,那是嬴政赐的和田玉,触手温润:“闯就闯!我备了些秦地新产的粟米,让他亲眼看看,这粮食比齐地的糙米饱满多少。”

魏王起身理了理袍角,山羊胡翘得老高:“我带了本《秦律》手抄本,让他瞧瞧,人家治天下靠的不是鬼神,是章法。”

三人正说着,驿馆门被推开,柳城带着个小吏走进来,手里捧着卷书卷:“三位大王倒是清闲。柳姑娘他们在临淄城外散了粮种,已有百姓试种,都说长势比本地的好。”

“好!”韩王眼睛一亮,“这就叫事实胜于雄辩。走,现在就去王宫!”

此时的齐王宫,后胜正对着田建唾沫横飞:“大王!韩赵魏那三个都是降臣,他们的话能信吗?秦国人给点好处就把祖宗忘了,咱们齐国地大物博,水师又强,何必看嬴政脸色?”

田建捏着韩王送来的粟米,指尖捻着饱满的颗粒,犹豫不决:“可……可百姓这几个月买粮都要排队,后相国,仓库里的粮食真的够吗?”

“够!怎么不够!”后胜拍着胸脯,“臣早就备足了三年的粮,就算秦军打来,咱们守着临淄城,耗也能耗死他们!”

话音未落,内侍慌张来报:“大王,韩王、赵王、魏王求见,说有要事相商!”

后胜脸一沉:“不见!就说大王身子不适——”

“后相国好大的威风。”韩王的声音从殿外传来,三人并肩走进来,赵王手里还提着个麻袋,“我们带了点秦地的新粮,想让大王长长见识。”

赵王解开麻袋,金黄的粟米滚出来,颗颗饱满,阳光下泛着油光。田建凑近一看,忍不住惊叹:“这……这粮食比咱们的糙米大一圈?”

“不止大,还耐旱。”魏王掏出《秦律》手抄本,“去年赵地闹蝗灾,就靠这粟米活了不少人。人家秦律里写得明白,官吏要是敢克扣粮种,直接砍头——哪像咱们,粮铺老板都敢把陈米掺沙子卖。”

后胜脸色铁青:“魏王休要胡言!齐地富庶,用得着跟秦国比?”

“富庶?”韩王冷笑一声,从袖中抽出张帛书,“这是临淄城的物价单,盐价是秦地的三倍,布价是秦地的两倍——百姓手里的钱,够买几尺布?后相国敢说这叫富庶?”

田建看着帛书上的数字,手开始发抖。他虽昏聩,却也知道去年冬天,临淄城西有百姓冻饿而死,当时后胜说“是他们自己懒惰”,现在想来,怕是另有隐情。

“大王!”后胜急了,“他们这是挑拨离间!秦军要是来了,咱们的宗庙都保不住!”

“宗庙?”赵王指着窗外,“去年秦国修水渠,挖出魏地百姓埋在地下的祖宗牌位,人家秦王亲自下令,用檀木盒子装了送回来——你倒是说说,谁更在乎宗庙?”

田建的喉结滚动半天,终于挤出一句:“容……容寡人再想想。”

韩王三人对视一眼,知道不能逼得太急。魏王拱手道:“大王慢慢想,明日我们再来。”

三人刚走出王宫,就见芸儿提着个食盒候在街角,见了他们便低声道:“柳大哥他们在城东粮仓附近布置好了,今晚就动手开仓放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mkmk.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