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4集:《区块链技术的伦理审视》(1/2)

链上的天平

林砚之的指尖在触控板上划出半道弧线,将“幽灵”发来的优化代码拖进动态权限模型的测试框架。窗外的晨雾正沿着玻璃幕墙缓缓流淌,在代码雨般的屏幕反光里,她忽然看清那串字符的规律——每个变量命名都藏着伦理准则的条款编号,像用二进制写就的藏头诗。

“林姐,医疗区块链的补丁测试通过了。”小陈抱着笔记本冲进实验室,卫衣上还沾着早餐店的芝麻,“张教授说,那个罕见病患儿的基因数据已经从暗网下架,NFt交易平台主动冻结了相关账户。”他点开实时监控画面,代表数据流向的红色箭头在某个节点突然断裂,断裂处弹出的警示框里,“伦理触发器”五个字闪着柔和的绿光。

林砚之没抬头,指着屏幕上跳动的参数:“把联邦学习的本地训练周期从48小时压缩到24小时,农户合作社的土壤监测设备算力有限。”她想起周明带来的那位苗族老农,粗糙的手掌在平板电脑上按出指纹时,指节处的老茧差点让传感器识别失败。那些记录着海拔、酸碱度的数据,对农户是赖以生存的底牌,对中间商却是压价的筹码。

实验室的咖啡机发出最后一声呜咽时,马克顶着乱糟糟的金发闯了进来,手里挥舞着份日内瓦发来的传真。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信笺抬头下,用红笔圈出的段落格外醒目:要求在跨境电商区块链标准里加入“动态权限分级”的原文描述。“那些瑞士人终于承认,效率和隐私不是单选题。”他把平板电脑拍在桌上,屏幕里正直播苏黎世交易所的开盘仪式,大屏上滚动播放着他们制定的伦理框架要点。

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张教授的声音带着罕见的颤抖:“有个基因编辑公司想购买患儿的基因数据,说能研发针对性药物,但孩子父母不同意……他们的智能合约里藏着强制授权条款。”林砚之抓起车钥匙往外跑时,瞥见小陈正把“自愿原则”四个字加粗标红,嵌进新的伦理审查模板里。

医院走廊的消毒水气味里,患儿母亲抱着病历本的手指关节泛白。那份打印着区块链存证编号的同意书,在她掌心洇出深色的汗渍。“他们说只要上了链就不能改了。”女人的声音像被揉皱的纸,“可我连那些术语都看不懂,怎么知道是不是卖了孩子的命?”林砚之忽然注意到病历封面上贴着的卡通贴纸,小熊图案的肚子上印着医院的区块链标识,像个沉默的讽刺。

伦理审查委员会的紧急视频会议在病房外的护士站召开。法律专家调出智能合约的源代码,指着某段嵌套的隐形条款:“这里用了时间锁机制,超过72小时未异议自动生效。”马克突然拍桌而起,卫衣上的电路板图案随着动作起伏:“这是技术霸凌!我现在就写个破解程序……”“不行。”林砚之打断他,调出患儿的基因序列图谱,“强制破解会导致整个医疗链的数据紊乱,影响其他患者的隐私。”

小陈突然举着手机冲进人群,屏幕上是他刚开发的“智能合约透视镜”小程序。扫描同意书的二维码后,那些晦涩的代码自动转化成漫画:戴着墨镜的资本家把锁链伪装成丝带,递给茫然的父母。“我们可以发起链上投票,”实习生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的清亮,“根据白皮书第17条,涉及未成年人数据的交易,需获得伦理委员会和监护人的双重授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mkmk.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