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迷浊:杜志远团队的污染追凶
第一章:异味袭来:初秋的风,本该带着湖水的清爽,吹拂着临湖镇的每一个角落。但这半个月来,临湖镇的居民们却被一股若有若无的、令人作呕的怪味困扰着。起初,只是清晨或傍晚偶尔能闻到,像是腐烂的水草混合着某种化工原料的味道。但渐渐地,怪味越来越浓,甚至在白天也挥之不去,更让居民们恐慌的是,镇里的自来水,烧开后也带着一股怪味,水质变得有些浑浊。
“杜队长,您可得来看看啊!这水没法喝了!”临湖镇镇长李建国的电话带着明显的焦虑,直接打到了杜志远的手机上。
杜志远刚结束一个山区的巡逻任务,接到电话时,正和队员陈峰、林薇在返回基地的车上。他眉头微蹙:“李镇长,别急,慢慢说。具体是什么情况?”
“水!自来水有问题!”李建国的声音拔高,“镇上好多人都反映,家里的水有怪味,烧开了也不行,还有人喝了拉肚子。湖边的味道更重,好多鱼都浮起来了!”
“鱼群死亡?”杜志远心中一沉,这可不是小事。水源污染,不仅关系到居民饮水安全,更会破坏整个湖滨生态。“我们马上过去。你先安抚居民情绪,暂时不要饮用自来水,让大家尽量使用储备水或者购买瓶装水。同时,保护好现场,特别是湖边出现死鱼的区域,不要让居民随意靠近或处理。”
挂了电话,杜志远对驾驶座的陈峰说:“小陈,改变路线,去临湖镇。林薇,通知基地,让技术部门准备好水质检测设备,我们需要立刻进行采样分析。”
“是,队长!”陈峰一打方向盘,越野车朝着临湖镇的方向疾驰而去。
林薇则迅速掏出卫星电话,开始联络后方。她是团队里的技术骨干,心思缜密,观察入微。
临湖镇,顾名思义,紧靠着方圆数十里的明月湖。明月湖是周边几个乡镇的重要水源地,水质一直以来都不错,湖边风光旖旎,渔业也颇为发达。突然出现的污染,无疑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
车子驶入临湖镇,空气中那股怪味果然清晰可闻,带着一种酸涩和腐败混合的气息。街道上,居民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脸上满是担忧和不安。看到杜志远团队的车,李建国像是看到了救星,立刻迎了上来。
“杜队长,你们可算来了!”李建国一脸愁容,“你闻这味,越来越重了。湖边那边,我让人圈起来了,死鱼不少。”
杜志远点点头,下车后第一时间深吸了一口空气,眉头皱得更紧。他环顾四周,临湖镇的建筑大多沿湖而建,生活污水的排放口应该有严格的管理,但显然,这次的问题不是生活污水那么简单。
“李镇长,带我们去湖边看看。”
在李建国的带领下,杜志远、陈峰和林薇来到了明月湖的岸边。湖水原本清澈见底,此刻却在靠近岸边的区域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灰绿色,水面上漂浮着不少翻着白肚的小鱼,散发出浓烈的腥臭味。越靠近某个特定的湖湾,水质越差,怪味也越浓。
“就是这里,杜队长,味道最重,死鱼也最多。”李建国指着一片被警戒线围起来的湖湾。
杜志远戴上手套和口罩,和林薇一起走到水边。林薇拿出随身携带的采样瓶,小心翼翼地在不同深度、不同位置采集了水样。她还蹲下身,仔细观察着岸边的泥土和水草。
“队长,你看这水草,叶子边缘有枯黄腐烂的迹象,不像是自然老化。”林薇指着几株贴在岸边的水草,“而且,岸边的泥土颜色也有些异常,带着点油状的光泽。”
杜志远蹲下身,仔细查看。确实如林薇所说,泥土似乎被某种油性物质污染过。他又拿起一瓶刚采集的水样,对着阳光看了看,水质浑浊,里面似乎还悬浮着一些细小的颗粒。
“小陈,你去镇上问问,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比如有没有工厂排放异常、有没有大型运输车辆经过或者发生过什么意外?”杜志远站起身,对陈峰说道。
“好的,队长。”陈峰点点头,立刻转身去镇上走访调查。
杜志远则和林薇继续在湖边勘察,他们沿着湖岸线慢慢行走,试图找到污染的源头。明月湖很大,沿岸线漫长,排查起来并不容易。
“队长,你看那边!”走了大约半个小时,林薇指着远处湖岸线的一个拐角处,“那里好像有个隐蔽的小水湾,刚才没注意到。”
杜志远顺着林薇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一片茂密的芦苇荡后面,有一个相对封闭的小水湾,位置比较隐蔽,从镇上的方向很难发现。两人拨开芦苇,小心翼翼地靠近。
刚进入小水湾,一股浓烈的、几乎让人窒息的怪味扑面而来。这里的水质比之前看到的更差,呈现出深褐色,水面上漂浮着一层油花,死鱼更多,甚至有一些较大的水鸟尸体漂浮在水面。
“这里的污染程度远高于其他区域,很可能是污染源的直接排放口或者汇聚地。”林薇的脸色凝重,立刻又采集了几份水样,“我需要尽快把这些样本送回基地检测,看看污染物的成分。”
杜志远环顾四周,小水湾周围是茂密的植被,地面上有一些被碾压过的痕迹,似乎有车辆曾经来过这里。他顺着痕迹仔细搜寻,在靠近水湾的一处较为平坦的地方,发现了几个模糊的车轮印,以及一小片被随意丢弃的、沾有油污的破布。
“看来这里确实有问题。”杜志远捡起那片破布,用证物袋装好,“通知李镇长,让他派专人看守这里,任何人不得靠近,保护好现场。我们先回镇上,等小陈的消息,同时等基地的检测结果。”
第二章:线索迷踪
回到临湖镇临时设立的工作点,陈峰已经走访了一圈,收集了一些信息。
“队长,林薇姐,”陈峰汇报道,“我问了镇上的几个老人和常跑运输的司机。大部分人都说最近没什么特别的事,就是一周前,好像有一辆外地牌照的大货车在镇外的公路上抛锚了,停了大半天。还有人说,前几天晚上,好像听到湖边方向有机器运转的声音,但没太在意。另外,镇上的污水处理厂运行正常,没有异常排放记录。”
“外地大货车抛锚?”杜志远摩挲着下巴,“具体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抛锚的?有没有人记得车牌号或者货车的特征?”
“时间大概是一周前的傍晚,地点在镇外西边的国道旁。车牌号没几个人注意,只记得是蓝色的货车,好像车身上写着什么化工之类的字。”陈峰回答道,“我还问了镇里的环保员,他说最近没有接到任何企业的排污异常报告,湖边的几个小工厂也都是合规经营的。”
“化工货车……”杜志远和林薇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了一个方向。这很可能与污染源有关。
就在这时,林薇的卫星电话响了,是基地技术部门打来的初步检测报告。
“林薇,初步检测结果出来了。”电话那头的声音有些急促,“你们采集的水样中,检测出高浓度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尤其是酚类化合物和铅、镉等重金属严重超标。另外,在那个小水湾采集的样本中,还检测出了石油类污染物。这种复合型污染,对水体和生态的破坏非常严重。”
“酚类化合物和重金属,还有石油类?”林薇重复了一遍,脸色更加严肃,“这绝不是简单的生活污染或者农业面源污染,很可能是工业废水,甚至是危险废物的非法倾倒!”
杜志远的脸色也变得铁青。工业废水,尤其是含有酚类和重金属的废水,随意排放不仅会污染水源,更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后果不堪设想。
“小陈,”杜志远立刻下令,“你马上联系当地交警部门,调取一周前镇外西边国道的监控录像,重点查找那辆蓝色的、车身有化工字样的外地大货车,一定要找到它的踪迹!”
“是!”陈峰领命,立刻去联系交警部门。
“林薇,”杜志远又对林薇说,“你把详细的检测报告发过来,我需要确认污染物的具体成分和可能的来源。另外,查一下周边地区有没有生产或使用这些污染物的工厂,特别是那些可能存在非法排污行为的小作坊或者违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