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宋枕玉心生一丝纳罕之色,问道:“柴溪可有想到什么好的法子?”
柴溪遂是禀述道:“是这样,卑职是听到了一些风声,说是近些时日,长安城天干物燥,火事频发,长安城虽然各地皆是设有防火楼,但因水利分配并不均匀,各地走水之事,相关的官吏救火也是不太到位的。“
在宋枕玉的凝视之下,柴溪继续说道:“官家盛怒,便是想要全长安城内的百姓,自由用上水,这般一来,走水救火亦是能及时些,而不是总是迟滞一步。官家委托东宫太子去遴选合适的能人志士,太子亦是召集了百官宰执,共同商榷此事。”
一抹兴味掠过宋枕玉的眉眸,这防火难的问题,她可老熟了,在前世的话,教书之余,她也经常参加各种消防演练和防火工作,积攒了不少经验。大文朝步入凛冬时节,居于秋末冬初的光景,这般的天候,确乎是易生走水火殛之事,唯一的救火方法,便是人工救火——提着木桶,盛着凉水,一桶续一桶地扑灭大火。
以宋枕玉这一今人的眼光观之,这般的方式,委实是滞后的。比较先进的法子有二,一则是在长安城各处设置消防栓,二则建造消防车。
第二个法子太先进朝前了,宋枕玉能制造得了轮车,但搞不了发电机发动机,一辆消防车也自然是不太可能制造出来。
但供应自来水的消防栓,她倒还是可以想想法子,看看怎么弄。
不过,在时下的光景之中,直觉告诉宋枕玉,李奭肯定指定裴丞陵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
这厢,只见柴溪凝了一凝眸色,用静定的口吻说:“起初,太子李奭是指派工部尚书来解决长安城易走水的问题,但这位工部尚书称疾难为,说是身子骨没那么硬朗厚实了,近些时日又罹患了肺疾,饶是想要主持此事,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故此,太子便是详询工部侍郎的意见。”
听至此处,宋枕玉掩藏在袖裾之下的手,拇指与食指轻微地摩挲了一番,继而她饶有兴味地说道:“裴二老爷裴仲恺,不就是居于工部侍郎的位置么?“
柴溪点了点脑袋,说:“这不正是,裴二老爷确乎是工部侍郎,太子李奭确乎是问询他对长安城易生火殛一事的解决之道,这个裴二老爷,端的是一只狡黠的老狐貍,自己腹中也没多少文韬武略,但是想要装蒜,便是将这炙手的山芋,抛掷给了世子爷,让世子爷来出谋划策。“
宋枕玉闻罢,心间蓦然打了一个突,心道一声「果然如此」,裴仲恺这一只老狐貍,果真是挺能来事儿的,寻衅来给裴丞陵找不自在,这摆明儿是刻意给他出难题呢。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在今时今刻的光景当中,可不正是如此。
宋枕玉心中一根弦,隐微地提了起来,心脏之中,揪牵出了一片深深浅浅的褶痕与阴影。
宋枕玉掩藏在袖裾之下的手,松了又紧,紧了又松,一片苍青色的筋络,以草蛇伏脉之势,蛰伏在她的手背之上,紧接着,筋络一径地朝着袖裾的深邃处蔓延而去。
宋枕玉徐缓地掀起了纤薄的眼睑,一丛鸦黑而翘长的睫毛,俨似秾纤匀密的两柄小羽扇,轻轻地扇动着,在稀薄的空气当中扇出了一丝轻盈的弧度,浅绒绒的睫羽在卧蚕之下,投落下了一片浓深的翳影。
她露出了一副沉思的面容,俄延少顷,便是问柴溪:“既是如此,世子爷是如何应对的呢?“
这是她既是担忧,又是颇为好奇的一桩事体。
柴溪忖量了一番,说:“世子爷倒是颇为风停水静,一行一止皆显从容,面对太子李奭所抛掷出来的棘手难题,他提出了一套应对之策——”
柴溪挠了一挠后脑勺,神态是一片凝思,末了才道:“世子爷好像是提出,要在长安城内推行一套能够自动供应水的装置,且将它们设置于东西两坊当中,只消哪个地方走了谁,此一装置便是能够自动进行扑火……”
宋枕玉一听,心下颇为纳罕,这可不就是消防栓么?
裴丞陵的思量以及想法,未免也太超前了一些。
他能想到这般一个法子,是有些出乎宋枕玉的意料的。
她语气添了揄扬之意:“这个法子挺创新的,那朝堂之上的各位宰执和官员意下如何呢?”
问至此处,宋枕玉便是一错不错地望定柴溪。
柴溪面露一丝显著的凝色,她微微拢紧了袖裾之下的拳心,徐缓地摇了摇首,说:“世子爷所提出的建议,绝大部分的百官和宰执,其实并不太同意世子爷所述的话。”
宋枕玉的檀唇抿成了一条细线,沉吟了好一会儿,她凝声说道:“与其说他们是不太同意,倒不如说是,他们不太愿意相信世子爷能够做到他所述的事情罢。
宋枕玉之所言,端的是一语中的,一针见血,深切肯綮,柴溪听罢,怔愣了一番,迩后才道,“确乎是这样,没有人愿意相信世子爷能够做到。“
——毕竟,这种自动供应水的装置,听起来就教人颇觉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