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青石港。
“龙舟一号”那巨大的甲板之上,气氛庄重而又肃穆。
张大山、铁牛、柱子三人,刚刚从那前来宣旨的钦差手中,接过了那份沉甸甸的、关系着整个家族命运的黄色卷轴。
那名钦差,是宫里出来的一位老公公,对张大山这位新晋的、手握神器的“男爵”,态度倒是颇为和善。
“张男爵,圣上急于见到三位,也急于知晓这神舟的奥秘。”
“咱家看,咱们……还是即刻启程为好。”
他的声音,虽然客气,却也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催促。
“有劳公公。”张大山躬身一礼,神情却很平静。
“只是,草民父子三人,此去京城,前途未卜,不知何日方能归来。”
“家中的各项产业,村里的诸多事务,都需在此刻,好生安排一番。”
“还请公公,能宽限我等一个时辰。”
那老公公见他言辞恳切,思虑周全,倒也点了点头。
“也好。”
“咱家便在岸上等候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之后,咱们准时出发。”
说罢,便带着一众仪仗,先行下船去了。
船上,只剩下了张家的自家人。
张大山立刻将石头、铁牛、柱子,叫到了船上那间最是宽敞的船长室。
一场在入京面圣之前、最高级别的家庭紧急会议,就此召开。
“情况,你们都清楚了。”
张大山开门见山,没有半句废话。
“圣上召见,是天大的荣耀,也是天大的考验。”
“咱们这一去,短则一月,长则半年,甚至更久。”
“在我离开的这段日子里,家里的所有事情,都必须安排得明明白白。”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了二儿子石头身上。
“石头。”
“是,爹。”
“你暂且不必回京城了。”
“这天津卫,是咱们家北方的根基,也是咱们海运的终点,至关重要。”
“我与你弟弟们此番入京,前途未卜,这北方所有生意,包括与商会的接洽,都全权交给你了。”
“务必,要一个‘稳’字。”
“不仅要稳住咱们自己的生意,更要利用这次机会,去渗透那些京城老牌商行的生意。”
“我走之后,你立刻整合商会的力量,将咱们的海运航线,再开辟两条。”
“一条,专运北方的煤铁。”
“另一条,专运南方的粮食。”
“咱们要让这条黄金航道,彻底变成咱们自家的内河。”
“孩儿明白。”石头重重地点头。
张大山的目光,又转向了铁牛和柱子。
“你们两个。”
“立刻去,把‘龙舟计划’和那二代蒸汽机的所有图纸、数据,都给我整理成册。”
“把咱们失败过几次,又是如何改进的,也都一一记录下来。”
“此次面圣,圣上要问的,就是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