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一进入七月。
天气就越来越炎热了。
尤其是中午, 人在太阳底下走一会子就热的能中暑。
猫狗都躲在树下吐舌头。
从六月底开始。
咸福宫书房的夹墙里。
便放上了冰盆。
所以。
外面虽然酷暑难耐。
但整个书房里,却凉爽宜人。
摇光穿着一身儿轻盈的象牙色美人葛纱裙。
正在悬腕练字。
原本往年的这个时候。
摇光都已经和康熙一起搬去畅春园避暑了。
但今年却没有去园子。
因为六月份,康熙再一次带兵渡过黄河亲征准格尔。
经过两次大战的失败, 葛尔丹的势力基本已经土崩瓦解。
今年二月。
康熙为了喀尔喀地区的而彻底统.一, 责令葛尔丹帅部属投降, 但是对方却依旧负隅顽抗。
而鉴于葛尔丹的负隅顽抗,康熙再次下诏亲征。
穿着青色袄子的蔓儿撩开书房的玛瑙门帘儿。
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
小宫女豆粒儿端着一盏绿豆百合甜羹跟在后面。
“主子,用盏绿豆羹吧,如今这天儿热的很, 仔细中了暑气。”
将绿豆百合甜羹放在旁边的小几上。
蔓儿一边帮摇光收拾桌子上已经晾干的大字。
一边笑吟吟的道。
“唔。”
摇光写完最后一笔。
拿开上面的青玉貔貅镇纸。
细细的欣赏一番。
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
如今的她。
对于书法的造诣颇深。
写出的书法,铁画银钩。
越发的行云流水了。
“主子, 要奴婢说呀, 你写的字,已经是顶顶好的了, 就连朝中的大学士都赞不绝口呢。前个月, 高士奇大人不是还想求您一副墨宝么。”
蔓儿见摇光只是含糊的答应着。
并没有喝羹的意思。
忍不住笑着道。
“呵呵,高士奇可不是看中本宫的字。他是绍兴府有名的才子, 本身就擅书法。”
摇光将手里的羊毫放入笔洗。
看着里面的清水, 慢慢的被墨汁浸润变黑。
语气不紧不慢的道。
上个月,因为自己的车驾被当街拦路刺杀之事。
朝中闹得风风雨雨的。
许多相关的人员,都被御史台和刑部联合追究责任,受到了处罚。
因为当时的女刺客拦路, 使用的是高士奇害死其子的名义。
所以便有御史风闻上奏,认为这件事高士奇也有责任。
应该受到处罚。
之后。
又有大臣趁机参奏其和明珠结党营私。
一时间。
高士奇的处境堪忧起来。
参奏其的奏折如雪片儿一般飞向康熙的御案。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高士奇另辟蹊径。
没有为自己辩解。
反而在乾清宫向摇光求了一副字。
对其曲线救国的想法。
摇光倒也没有拒绝。
一来这件事本身就跟对方无关, 只是一个党争的由头。
摇光也不希望其他朝臣, 以后也有样学样,打着自己的名义去弹劾别人。
二来, 高士奇是一个杂家,知识涉猎得极其广泛,他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
著有《扈从西巡日录》、《左传纪事本末》、《清吟堂全集》、《春秋地名考略》、《江村销夏录》等不少著作。
康熙平常也非常的宠信重用高士奇,封其礼部侍郎,翰林院学士。康熙也私下跟摇光说过宠信高士奇的缘故,其原话是“以其裨朕学问者大也”。
作为一个求知欲极强的皇帝,康熙涉猎很多领域。所以自然也希望有人跟得上他的思路,可以一起讨论学问知识,而高士奇无疑就是其中翘楚。
就连摇光自己。
偶尔在乾清宫那边读书或者鉴赏书画。
有不懂得地方,也会请教高士奇。
对方很有耐心,总能引经据典,由浅入深,将摇光不懂的地方解释的非常清楚,让她感觉受益匪浅。
所以。
说起来,高士奇也算是摇光的半个师傅,摇光自然要保他。
至于说其和明珠结党营私,这样的弹劾。
无论是康熙,还是摇光倒都不以为意。
当年高士奇在其父高古生的带领下进京游学,顺便考取功名,结果到了京城不久,高古生却猝然离世了。
高士奇没有依靠,就开始了艰苦的“北漂”生活,靠着给人写对子、作诗词、校订数目这些杂事在京城谋生。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在明珠府里一个侍卫家里当了教书先生。
又机缘巧合之下。
因为学问出众,认识了明珠,也受过对方的接济。
后来,有了明珠的推荐,慢慢的有了会试资格,后来通过科举,在康熙的跟前露脸得到重用。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
两人也算是患难君子之交了,并不算结党。
摇光用手里的调羹。
慢慢的搅着碗里的绿豆百合羹。
目光不由的望向不知什么时候进来,趴在窗台上躲阴凉的金豆儿。
它是一只毛色雪白的波斯猫。
是养牲处一个月前敬上的。
体态轻盈绵软。
圆溜溜的眼睛,如雨后的天空一般清澈湛蓝。
此刻。
对上摇光的的眼神。
小家伙挥了挥爪子。
露出底下被奴才们每天清洗,粉粉嫩嫩的肉垫儿。
朝着摇光慵懒的叫了一声儿。
“喵呜~”
“主子,金豆儿生的可真好看,阖宫里,娘娘们养的猫,就没有不喜欢跟金豆儿玩的。荣妃娘娘宫里的雪团儿,兆佳贵人养的松仁儿,都见天儿的来咱们宫里找金豆儿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