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报!”
就在博尔济吉特氏的话音儿刚落下。
两个太监对视了一眼, 正准备有所行动的时候。
一个穿着蓝布袍子的传话小太监。
从远处沿着御道边儿。
往咸福宫的方向飞奔而来。
转眼间。
便跑到了佟佳氏跟前儿。
单膝跪地,一甩马蹄袖。
快速的打了个千儿。
上气不接下气的道:
“启禀各位主子,皇上回京了。各部的大臣和宗亲们都已经到干清门了, 还请主子也早些准备着, 带领各宫小主们去干清门迎驾。”
佟佳氏的神色顿时一喜。
连忙问道:
“圣驾如今到哪儿了?”
“回禀主子, 皇上是从东城门入城,奴才估摸着这会子应该快到东华门了。”
“东华门,那就快了。房青,速去通知各宫, 都来本宫宫里汇合,一起去东华门迎接圣驾。”
佟佳氏回头跟身边的管事太监吩咐了一句。
语气极为轻快。
皇上回来, 她的心里就有了主心骨了。
也不必去跟太后较劲。
末了。
转头正准备跟博尔济吉特氏说什么的时候。
才发现。
不知什么时候。
博尔济吉特氏的轿撵已经悄悄远去了。
身后跟着一众寿康宫的奴才们。
以及刚刚被掌嘴的百灵。
显然听到皇上回宫。
博尔济吉特氏也不敢再闹下去了。
只留下之前跟她顶嘴的谨嫔。
要一起去迎接圣驾无法离开。
当佟佳氏的目光落在她身上的时候。
谨嫔紧张的低下了头, 攥紧了手里的帕子。
不过。
此刻的佟佳氏却根本顾不上处置对方。
只是随意的瞟了她一眼。
就扶着屈嬷嬷的胳膊。
坐上仪轿回承干宫换贵妃吉服了。
不过一息的功夫。
原本来咸福宫闹事的人,就哗啦啦走的一干二净。
门口只剩下卓文一人。
“开门吧。”
卓文呼了口气。
拍了拍膝盖上的灰。
转身敲了敲旁边的角门。
语气平静的道。
“卓总管, 您没事儿吧?”
随着守门小太监的关切询问。
偏殿耳房里额梅嬷嬷带着蔓儿, 缓步走了出来。
有些担心的道:
“怎么样,卓文, 没露馅儿吧, 太后娘娘走了吗?”
作为咸福宫的第一主管。
今天的这种事情。
原本该梅嬷嬷出来应对的。
只是卓文心里清楚,太后亲临,肯定不会轻易放过咸福宫。
出去应对的人,估计免不了要挨一顿打。
卓文很清楚梅嬷嬷在摇光心里的地位。
自然不能让她去受这个罪。
毕竟对方年纪大了, 若是挨了打,未必能活得下来。
若是真出了事儿, 他很难给摇光交代。
所以。
卓文便主动出去了。
“没事儿, 太后已经走了。刚才多亏了贵妃拖延了时间,而且, 皇上马上就回宫了。”
“阿弥陀佛,上天保佑。”
梅嬷嬷和蔓儿忍不住激动地一起念佛。
之前太后带人过来,要强行进咸福宫的时候。
两人都紧张至极。
毕竟摇光根本就不在宫里。
这些日子,太医过来请脉都只是做个过场罢了。
若是博尔济吉特氏真的进来查看。
那一切就无所遁形了。
宫妃私自出宫绝对是大罪。
到时候。
不但自家主子性命难保。
恐怕。
这一宫的人都要跟着一起陪葬。
此刻。
听了皇上回宫的消息。
不但二人心里激动。
整个咸福宫的宫人们都沸腾了。
皇上回来。
自家主子肯定也一起回来了。
咸福宫自然有人撑腰了。
这些日子。
摇光不在,众人都有些担惊受怕。
不敢随意惹事。
此刻。
骤然听到这个好消息。
都忍不住小小的欢呼起来。
……
干清门。
这里是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
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
门后的区域。
是康熙寝宫,以及嫔妃,还有年幼皇子的居住区域。
正门则是皇帝御门听政的地方。
当年的先帝顺治来到京城。
踏入紫禁城。
就是在这里听政,发布大赦令的。
单檐歇山的屋顶,坐落在快三米高的汉白玉石须弥座上,周围环绕着雕石栏杆。
门前三出三阶,中间是御路石,两侧是一对儿威风凛凛的铜鎏金狮子。
檐下施单昂三踩斗栱,绘着金龙和玺的彩画。
门的两侧,是高达十米的菱形的琉璃影壁,岔角和壁心装饰着自然逼真、色彩绚丽的琉璃花。
在正午的阳光照射下。
流光溢彩。
将整个干清门映衬得庄严而华贵。
门前宽阔的广场处。
东侧的景运门处,太子胤礽一身明黄色的太子吉服,站在最前面,身后站着大批迎接圣驾的各部朝臣。
西侧的隆宗门下,则是候驾的皇室宗亲、皇子以及后宫的嫔妃们。
这种时候。
都有御史专门负责纠举礼仪。
大清的朝仪制度极严,失礼都是从严处置。
所以。
虽然广场上人员密集。
却无一人喧哗耳语。
“咚……”
伴随着午门沉重的鼓声。
皇帝的御驾到来。
文武大臣穿着簇新的官服,列队按品级分列于景运门两侧。
穿着深蓝色补子的礼仪太监适时的鸣起响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