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7章 战争准备(三)(1/2)

的确,粮道一旦出问题,西军必败无疑。历史上,北宋几次出兵伐夏,均因补给线太长,导致粮道频频被夏军偷袭得手,最后导致前线缺粮崩溃。

前车之鉴不远,刘錡不得不慎重考虑。

“既如此,二位有何对策?”刘錡问道。

李椿年想了想:“以我军军力,不说以一当十,以一敌三并不为过。夏国集全国之力,能集结出野战的兵马,加起来不过二十万左右,其中铁鹞子约摸三五千,最多不过万,十万擒生军是其野战主力,步跋子大约三五万,侍卫军和质子军加起来三四万,一般不会轻易离开夏国国都,再加上各地军监司的卫戍军,虽号称有三、五十万,却不可能都集调在一处作战。因此,不妨考虑缩减兵力规模,便可有效减轻后勤压力。”

这个刘錡但也不是没考虑过,可他不能轻敌,眼下灭夏是一个契机,错过了这个窗口,以后可能更难。

万一因兵力不够,最后一次性灭不掉,起码三五年内,是不要打这个主意了。

为什么刘錡急于出兵灭夏呢?历史上,岳飞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频频北伐,金军主力都被吸引在江淮一线。而且陕西这边,金军新败,一时无力干涉西军的军事行动。

这个机会绝对不能错过,刘錡下定了决心,一定要以雷霆万钧之势,一次性搞定。

常同忽然说道:“下官倒有一策……”

刘錡连忙道:“子正速速说来。”

常同斟酌道:“目前,各地的水泥产量极大,主要用于境内各州县的城墙和道路建设,民用占比也不断上升。我在想,如果……我是说如果啊,如果,我们对夏国采取蚕食方案,一边派军攻打,一边往夏国铺水泥路,打打停停,军队在前开路,民夫在后修路,打下一个城,就等着把路修过去,再打下一个城。虽然战争进度慢一点,但是不仅筹粮压力大大减轻,运输效率和安全也会提高很多。”

常同说到这里,看了刘錡一眼,刘錡示意他继续。

沉吟了一下,常同接着说道:“我们还可以在道路附近,沿途建造储粮堡寨,派兵驻守。多派斥候,夏军袭扰时,守寨不出,夏军不来,则快速把粮食运至下一个储粮点。如此,损耗率会大大下降,把这些原本的损耗用于民夫的口粮,不仅节省粮食,也为将来统治夏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了水泥路,运输方便,调兵容易。”

李椿年徐徐点头,道:”子正此策颇有见地,虽然眼前损失了战争进度,却在战后的统治管理上补了回来。同时,大大缓解了后勤保障的紧迫压力,粮草也可从容征调筹集转运。”

刘錡不由得在心里赞叹古人的智慧,这不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囚笼战术”吗?道路加碉堡,封锁加蚕食。

“有个问题!”刘錡说道。“既然打算灭国,就不能让他们最后有足够的时间逃跑,如何才能做到一网打尽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mkmk.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