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狄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他知道魏征一向清廉,为朝廷尽心尽力,难道说清廉的连棉衣都没有?毕竟是朝廷的一品大员,不至于如此清廉吧!
“爱卿一心为公,朕心甚慰,但也不可过于苛待自己。”
说话时,秦狄随手将身上的披风拽下,披在了魏征的背上。
魏征见状,感激涕零的再次谢恩,刚要跪倒在地便被秦狄阻拦。
“陛下,这...臣实在是承受不起呀!您龙体刚刚痊愈,万不可着凉,您更应该保重龙体。”
面对魏征的推脱,秦狄不以为然的笑了笑,道:“放心吧,这是在宫内,朕还能受凉?呵呵,这件披风就赐给你了。对了,太子的学业如何?你这个做老师的,对朕可要实话实说。”
担心他继续纠结此事,秦狄故意将话题转移到了太子灏瀚身上。能够成为太子太傅的人,满朝文武中屈指可数,而真正能够教导太子的人,那就是凤毛麟角了。
提及太子,魏征定了定心神,恭敬道:“回陛下,太子殿下聪慧好学,勤奋刻苦,对经史子集都有自己的见解。不过,殿下有时过于仁善,还需陛下好生教导,方可成为像陛下一样的储君。”
秦狄微微点头,“仁善虽是好事,但身为储君,必要时也需有决断力。你日后教导太子,既要让他心怀苍生,也要培养他的果敢,朕得闲之时,也会督促。”
魏征领命:“陛下放心,臣定会悉心教导太子。”
随后君臣几人又闲谈几句,两人告退离去。
秦狄站着楼台看着魏征佝偻的身影,心中很不是滋味。
“杨光。”
忽听陛下声音,杨光急忙上前,拱手道:“陛下。”
秦狄深吸口气,缓言道:“你亲自将鱼送到魏府,顺便看看魏丞相的府邸如何,他何以过的如此清贫?”
“喏。”杨公公应允一声,随后继续道:“陛下,奴才倒是听说魏相家中并无多少积蓄,他将俸禄大多用于资助学子和救济百姓了。”
秦狄闻言,心中动容:“魏征如此清廉且心怀天下,着实难得。顺便在带些补品,至于带什么你去操办吧,回来之后和朕仔细说说。”
杨公公领命而去。秦狄转身回到椅边坐下,再次拿起鱼竿,却没了钓鱼的兴致。
他静静地伫立在湖边,目光凝视着平静如镜的湖面,仿佛那湖水中蕴含着他所思考的朝中之事的答案。
魏征,这位年逾古稀的老臣,多年来一直肩负着朝廷繁重的政务。岁月不饶人,如今的他或许已有些力不从心。毕竟处理如此繁杂的事务,需要充沛的精力和敏锐的思维,这些对于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朝中那些年轻的官员,虽然具备一定的才能,但尚未能完全独当一面。他们还需要更多的历练和经验积累,才能真正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
秦狄心中明白,若不能及时培养出一批有能力,有担当的新人,朝堂恐怕会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更关乎百姓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