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新学院,顶层“将校班”的教室内。
讲台上,孟远刚结束了关于“价值观与人才晋升体系”的分享,
他扫视着台下这群平均年龄不超过三十五岁,却已手握集团重权的“少壮派”们。
这些人,是远新的未来,也是他最锋利的剑。
“关于今天的内容,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一只手,毫无征兆地举了起来。举得很高很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锐气。
孟远眯了眯眼,看向那个年轻人。
林枫,三十岁。
哈佛bA,前麦肯锡最年轻的项目顾问,被孟远亲自挖来,负责集团的战略投资分析。
是这群天之骄子中,最耀眼的一个。
也是最傲的一个。
“孟董,”林枫站起身,金丝眼镜下的目光很是锐利,
“我非常认同您关于实干、创新的价值观。但是,对于您的人才晋升体系,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
孟远嘴角牵动了一下,内心毫无波澜。
他早就知道,这群喝过洋墨水的狼崽子,迟早会有人跳出来挑战他的“土规矩”。
坐在第一排,从废品回收站就跟着孟远一路打天下的马小军,屁股不自觉地挪了挪,后背有点发紧。他最怵这种场面。
“请讲。”孟远示意了一下,姿态轻松。
林枫推了推眼镜,声音清晰而洪亮:
“我认为,目前集团对草根元老的权重过高。比如像马总,他们凭借经验和忠诚度占据高位,这在创业初期是必要的。”
“但现在,远新是世界五百强,我们需要的是更专业、更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决策体系。”
话音刚落,室内温度仿佛降了好几度。
好几道目光,有意无意地瞥向了马小军。
马小军脸皮发烫,双手紧紧攥着膝盖上的笔记本。
他知道林枫不是针对他个人,但这番话,无疑是将他这种泥腿子出身的老人,钉在了落后的耻辱柱上。
“所以,你的建议是?”孟远依旧看不出喜怒。
“我的建议是,建立更严格的KpI考核与末位淘汰制!所有岗位,包括副总裁级别,都应该量化贡献。”
“能力行得上,不行的,就该体面的让位给更专业的人才。不能因为感情和资历,拖慢整个集团的脚步!”
好一个“体面的让位”,孟远心里冷笑一声。
这些象牙塔里的精英,总把商业斗争想成一道数学题,却唯独忘了算进去最复杂的变量——人心。
他没有直接反驳,反而点了点头:“林枫,你说得很有道理。理论上,无懈可击。”
得到肯定,林枫的下巴自傲地抬高了一丝。
然而,孟远话锋一转。
“正好,我手上现在就有一个需要专业人才去解决的问题。”
他按动遥控器,背后的大屏幕上,跳出一份极其简单的文件。
“广西,平南县,一家给我们供应高纯度球化石墨的供应商。上周单方面撕毁供货协议,要求加价300%。否则,就断供。”
“我们的采购、法务跟对方接触了三轮,全部被顶了回来。对方老板,一个姓钱的,油盐不进。”
孟远目光从文件上移开,直视林枫。
“断供三天,我们在欧洲的电池工厂,就有一条生产线要停产。每天的直接损失,是九百万欧元。”
“林枫,现在我任命你为这个项目的总指挥。集团所有资源向你倾斜,人、财、物,你随便调动。”
“我不要理论,不要分析报告。”
“三天之内,我要看到他们的供货车,重新出现在工厂门口。价格,必须是原合同价。”
“你,能做到吗?”
整个教室,死一般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