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双原本空洞涣散的瞳孔猛地收缩,仿佛回光返照般聚焦,两道冰冷、凝实的蓝色光束毫无征兆地从眼球深处激射而出,在昏暗的病房墙壁上投影出一片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无数的图表、扭曲篡改的原始数据记录、虚假的实验报告签名、刻意拼接的图像、以及那触目惊心的二十八篇ScI论文标题索引——每一篇的署名栏都赫然标注着周晴的名字,内容的核心无一例外,都是关于“人工意识场定向诱导与人格图谱复刻技术”。
这正是多年前周晴在绝望的低谷中偶然触碰到的禁忌领域边缘,那份足以颠覆伦理认知、却因巨大风险和不成熟而被她自己亲手封印在灵魂深处的核心秘密——人格克隆的雏形理论!它像一个沾染着血污的幽灵,被无耻地剽窃、精心地粉饰、拆解、重组,披上了合法学术的外衣,堂而皇之地登上了科学的殿堂,成为构建如今庞大而冷酷的量子社会基石的一部分。
病床边,周绾握着钢笔的手骤然僵硬如铁。那支看似古朴的金属钢笔仿佛被无形的恶魔之手攫住,瞬间拥有了狂暴的生命。笔尖不听使唤地疯狂跳动、震颤,在空白的病历纸页上划出一道道轨迹决绝、毫无意义的锋利线条,如同失控的精密仪器陷入最后的癫狂。紧接着,笔尖猛地刺穿了纸页,深深扎入了下方的医疗数据记录板内置的微型芯片接口槽中。
一股粘稠、闪烁着奇异金属光泽的乌黑墨水,并非简单地流淌,而是如同受到绝对指令的纳米机械集群,从笔尖汹涌喷出,带着一种饥渴吞噬的意志,精准地灌入芯片的每一个纳米级通路。
墨水在晶硅结构的缝隙中急速流动、重组、编码——那二十八篇论文中每一个精心伪造的数据点、每一个被强行扭转的逻辑链、每一段隐瞒了关键危险的论述,都被这奇异的墨水以一种超越人类理解的方式解析、压缩、再编译,转化为一串串充满毁灭能量的数据指令流,疯狂地注入那片小小的芯片之中。芯片表面肉眼可见地灼烧起来,发出滋滋的异响和刺鼻的焦糊味。
“以执念为燃料…” 张超喉咙里挤出最后几个破碎的音节,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满足感,随即瞳孔彻底散开,生命信号归于一条冰冷的直线。而这句话,却像一把钥匙,猛地插入了周绾意识的锁孔。
一股无形的、冰冷刺骨的洪流瞬间从她紧握钢笔的掌心逆流而上,蛮横地撕裂了她血肉之躯与数字世界的脆弱屏障。她感觉自己的骨骼在发出高频的嗡鸣,仿佛被无形的粒子流穿透;皮肤之下,亿万道纤细的蓝色电弧在疯狂游走、交织,勾勒出她身体内部正在发生的恐怖嬗变——血肉的质感正被冰冷的数据流所取代。
她的视野先是陷入一片诡异的白光,随即炸裂成亿万块急速飞旋的碎片。那不是无序的混沌,而是她生命中凝固的瞬间:童年花园里被阳光照得透明的蝴蝶翅膀、父亲实验室里闪烁的幽蓝冷光、母亲临终前枯瘦的手掌的触感、与周晴激烈争执时对方眼中燃烧的绝望火焰、第一次在虚拟法庭上看到那二十八篇论文署名时的眩晕……这些蕴含着她所有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记忆碎片,此刻被一股庞大无匹的执念(不只是她自己的,更混杂着张超临终的怨毒和周晴被窃取理想的不甘)猛烈点燃,从她正在数据化的身体里喷射而出,如同亿万颗拖着幽蓝色尾焰的炽热流星,划破物理现实的苍穹,以超越光速的疯狂态势,射向城市每一个角落矗立的盲盒贩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