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嗣约束着登州军骑兵用自己带的粮草,实在不行也只抢物不杀人。
陈东和身边的几个年轻的文官马术都很差,只能做到勉强跟上大队伍。
他们都是国子监出身,从小饱读圣贤书,满肚子都是伦理道德和君臣纲常。
现在看到金军肆虐,心里未免有些不平,只是面对这些蛮族也不敢多说什么。
那些金军的骑兵常常抢掠的金银满载而归,他们已经不单单纯是为了粮草。
陈东看着金军马头旁边挂着血淋淋的人头,马背上驮着的抢来的金银器皿,绫罗绸缎。
这时候他开始慢慢理解了杨元嗣给他描绘的金军南下的场景。
杨元嗣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金军可以失败无数次,只需要成功一次就行了。
同样的道理,宋军可以反击成功无数次,只要失败一次就万劫不复。
晚上扎营的时候,杨元嗣将自己的营帐安排在陈东等文官的旁边,毕竟这里是辽国境内,谁也不敢保证辽军会不会夜袭。
现在队伍的位置应该是快靠近古长城了,马上就要出塞进入金国的势力范围。
陈东这人生活上无趣的很,倒是他旁边的另一个年轻的书记官在篝火旁边侃侃而谈,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要想阻止金兵南下,必须要拿下燕云作为屏障,与其等着与金军合击,不如大宋禁军长驱直入,沿途百姓必定会喜迎王师。”
那青年官员激动的满脸通红,说的手舞足蹈,丝毫不在乎金国的骑兵就在不远处。
不过他的听众多数都是登州的骑兵,他们见过最多的就是血与火,对于这种高谈阔论,也只是礼貌的回以微笑。
杨元嗣却很欣赏那青年的表现,逐渐腐朽的朝廷正需要这种新鲜的的血液。
只有这种年轻人的昂扬斗志才能将大宋这艘即将滑向泥潭的巨轮拉回到正轨。
杨元嗣笑着问道:“这位仁兄倒是有些见识,不知道官居何职?”
陈东刚吃完了一块羊肉,只觉得腥膻无比,有些厌恶的擦了擦手,
“这人叫作秦桧,是和我一般的学正,此人胸有才学,志向远大,又是蔡太师心爱之人,前途不可限量……”
杨元嗣的笑容还挂在脸上,心里却震惊不已。
秦桧?
难道是那个秦桧?
杨元嗣忍着立即抽刀砍了他的冲动,又问道:“这秦桧可曾与金人接触过?”
陈东不知道杨元嗣为什么会对秦桧如此感兴趣,他和秦桧非常的熟悉,他一个江南的书生,怎么会跟金国有联系?
杨元嗣的心情也慢慢平静下来,现在这个位面秦桧不一定就是个坏人,岳飞不是都还没有出现嘛。
先放着他看看再说,就现在来说,他他一介书生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不能先做有罪推论是吧?
还没等杨元嗣权衡好利弊,刘十三就匆匆赶了过来。
刘十三凑在杨元嗣耳边说了几句,杨元嗣面色变的郑重,点了点头。
在离篝火不远处,有个僻静的小帐篷,里面有五六个人。
杨元嗣带着花荣匆匆赶来,帐内有四五个黑衣人,脸色焦急的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