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后续
于若秋本以为她和宋云淮的生活会自此分道扬镳, 一个住城里,一个住乡下,难免会有闲言碎语。
然而事实上却与她想的不一般。
冬冬与宋云淮相处时间长, 宋云淮长久不出现,说要找爹爹。于若秋可以纠正这个称呼,却不会特意切断两人的联系。
小孩忘得快,时间长了自然也不记得了,但她不是和宋云淮不相往来,时不时会遇见,宋云淮有时赶不及出城,也会在于若秋这边住一晚。
不知是哪一方面的原因多一些,渐渐地,一个月有大半的时间, 宋云淮其实都住在院子里。
豆坊的生意扩大, 于若秋提出的不少点子都是经商利器,宋云淮的那些朋友拉拔人马,跑起了商,来往于临城与边境的路边城镇。
第二次种下的土豆成功收获,第三次大规模种植, 再次收获后, 店铺内又多了一样可供售卖的食品, 炸土豆。
于若秋也卖土豆,一般卖给乡间的村民, 大家种了可以卖到镇上, 不少在她铺子买过的食客都愿意买上一些回家。
这两年,她的铺子生意一如既往,商队的发展却愈发迅速, 招了不少人做活,临城百姓的生活甚至都为此有了改变。
宋云淮不跑商,生意步入正轨后,反而放手大半的事务,最感兴趣的仍是打猎,和……带着冬冬。
冬冬如今三岁多了,走路说话有模有样。
于若秋不奉行棍棒教育,有什么都会和冬冬讲道理,这个年纪的小孩已经能听懂大人的大半意思了。
昨晚冬冬睡在了宋云淮的房间,他的房间也有一张小床,第二天他要上集市,冬冬想一起去。
于若秋没这个兴致,大集小集每天都有,她不太感兴趣。
她不去,冬冬也不闹,知道能出门,一大早兴奋地跑来跑去,盯着宋云淮收拾驴车。
冬冬近来醒的愈发早了,有时于若秋还在睡,她已经喊着要起来吃早饭。
今日便是,她洗漱完,冬冬已经吃过了早饭,坐在宋云淮的怀里准备出门。
“娘亲,拜拜~”冬冬高兴地挥手。
于若秋“嗯嗯”两声,敷衍地摆了下手。
冬冬肉乎乎的小身子转了下身,拍着宋云淮的肩道,“爹爹,糖葫芦~”
于若秋,“……”
她擡头,看着冬冬,“你这么早出门,是馋糖葫芦了?不是说不能多吃吗?”
冬冬对了下手指,有点心虚,“冬冬就舔一舔~爹爹吃~”
于若秋面无表情。
宋云淮道,“我会看着她,没事。”
意思是不让她多吃。
于若秋点点头,“好,别的也不能多吃,刚吃过了饭。”
一大一小应下,那道高大的身影在此刻莫名与冬冬神似,带上几分乖巧。
宋云淮仍是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他坐上车架,抱着冬冬坐在身前,驱使小黑出了门。
于若秋打了个哈欠,看了看院子。
水缸内的水将将与缸面齐平,新送来的柴火劈砍过,整整齐齐堆叠在一起,稀疏的草木枝叶茂密,为夏日带来凉意。
无事可做,她说着不出门,还是去了趟铺子。
正赶上集市,铺子生意不错,于若秋从后门进去,石头正在帮忙干活。
伙食好,石头长高了不少,十几岁的孩子在现代还是小学生,在这里瞧着却已然有几分的稳重。
石头,“于老板。”
于若秋点点头,“我来看看,你在裹鸭蛋?”
“嗯。”石头点头。
松花蛋售卖的商家多了,购买的食客却不少。因其保存长久,商户将之当成一种新的通商产物,运送至外地。
一些买了方子的人家大量销售,专供商家,不做零碎的买卖了。
铺子里每半月做一次松花蛋,数量不多不少,一般三天内能卖完。
石头的工作已然近尾声,将这些鸭蛋放入罐子储存,于若秋去前头的铺面瞧了眼。
一对夫妻正坐在店内的桌椅上歇脚,女人怀里抱了个约莫一岁大的孩童,有些吵吵嚷嚷的调皮。
小孩多是这般模样,于若秋没在意,和掌柜聊了聊近日铺内的情况。
那对夫妻中的男人却不由自主打量着于若秋,此人正是曾经向于若秋提过亲的李东升。
于若秋只是瞧着熟悉,实则已然有些忘记了这人的模样。
李东升看着笑容亲切与掌柜说话的女人,她穿着不同于记忆中的细绢布衫群,料子用的是妻子几次提起过的时新花色,新巧轻盈,眉眼含笑,不是少女却又胜似少女。
发丝简单盘成一个髻,头上只簪了最简单的木钗。分明是普通的样式,放在她身上别有意蕴,比之从前又更好看了些。
他转头,妻子在一旁碎碎念着,身上穿的虽是新衣,却不如城内百姓的精致。他赚的银子在村内算是不差,却也供不起城内铺面上等的细布绢料。
他收回目光,对妻子道,“走了。”
妻子闻言点头,“成。”
走出门时碰上了宋云淮,他怀里抱着个漂亮白净的孩童,清浅的嫩粉色调,头上梳了两个发髻,戴着绢花,笑颜灿烂。
李东升打了个招呼,“宋猎户。”
宋猎户与于氏成了亲,李村长被邀请去喝过酒。
宋云淮点点头,大步往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