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7章 远水不解近渴(1/2)

张学颜道:“无需多礼。”

等到顾青起身之后,才示意道:“坐吧。”

顾青回了一礼,然后坐在了旁边。

张学颜则是拿起了手中的一份公文,递给顾青,说道:“你上言今年可能有旱灾,倒是有心了。”

“如今,不少地方已经出现了旱情,只不过,还没有那么的严重,若是往后两个月还是滴雨未落,那就有一些麻烦了。”

如今是四月初,要是四月、五月还没下雨,春耕之后,耕种在地里面的庄稼,估计都要干死了,芽都发不出来。

顾青起身,接过了公文,打开看了看,发现是陕西几个县,出现了旱情。

《明神宗实录》:顺天府、保定府等地“夏秋连旱”,农田龟裂,麦粟绝收,饥民流徙至京郊乞食。

《山西通志·祥异》:太原、大同、平阳等府“自春徂夏不雨”,汾河断流,民间“掘草根、剥树皮为食”。

《陕西通志》:西安、延安、凤翔三府“赤地千里”,尤以陕北高原旱情最重,出现“人相食”惨状。

《河南通志·灾祥》:开封、归德、汝宁等府“麦苗尽枯”,黄河水位骤降,漕运受阻。

《明会典》记载,万历帝下旨,北直隶、山西、陕西、河南四省“被灾州县,本年夏税秋粮尽行蠲免”。

顾青看过万历十五年,对于这一次的旱灾,其实也有一点儿印象,在见到这开年之后,就一直未曾下雨,土地确实是比较干,特别是今年回家,顾老头等老农户似乎是先知先觉,还和他言语过。

今年可能会有旱灾,这天气实在是太不正常了。

顾青听完了顾老头的话,就想到了自己看过的万历十五年,记得万历十年好像有一次旱灾。

之所以记得如此清楚,也是因为,这一年,张居正病逝,天下大旱。

后来的学者就觉得,这是老天爷在惩罚大明人不懂得珍惜肱股之臣张居正,以至于让他积劳成疾,五十多岁就病逝了。

在顾青看来,这自然是子虚乌有。

之所以出现旱灾,更大的可能就是因为小冰河时期即将到来,这就是前兆。

等到了崇祯时期更为严重,以至于崇祯又要面对后金这个外敌,又要面对国内年年出现的旱情。

百姓们是颗粒无收啊!

那时候的情况真的是内忧外患,根本就没办法,就算是文治武功的皇帝来了,那也很难扭转乾坤,只能说,或许可以稳住局面,任人唯贤,内平叛军,外敌后金。

但是能不能坚持到最后,真的很难说。

大明已经是积重难返了。

或许,小冰河到了这个时期,就是有意在用天灾来减少人口,天灾和战争确实是让中原损失了百万,甚至是千万的人口。

这样一来,其他的百姓们才能够在这么稀少的资源下,活下去,然后继续创造出来一个盛世。

顾青看完之后,开口道:“张大人,下官以为,我们不可掉以轻心,如今旱灾灾情已经出现,谁也无法预料以后将会如何。”

“既然如此,不如早早防范,若是真的两个月滴雨未落,到时候旱情也就更加严重。”

顾青没看过《明神宗实录》,也没看过《明会典》,他对于大明万历时期的了解,也仅仅是那一本书。

张学颜点头道:“你说的不错,防范于未然也,很有必要。”

“你所献言的预防旱灾、洪灾,以及赈灾的相关良策,户部这边也已经采纳,并且开始商讨。”

“如今正好,你来了,具体该如何做,你可有什么想法?”

顾青回道:“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mkmk.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