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6章 危重症转院的星光列车(2/2)

途中经过结冰路段,第二辆车的压差突然波动。李小南的程序立即发出驼铃警报,顾承川回头,看见陈露的丈夫正隔着负压舱抚摸妻子的头发,播放器里的拉坯声换成了巴西的桑巴鼓点 —— 那是卡洛斯医生远程传来的、能稳定心率的节奏。

“张大爷的血氧掉了!” 第三辆车的护士突然呼叫。顾承川让司机靠边停车,钻进临时负压舱,发现铅板接缝处的无菌单被颠簸扯开。他迅速用随身携带的椰壳纤维布堵住裂缝,掌心的温度透过布料,在零下 15℃的车厢里,形成局部的温暖涡流。“别怕,” 他对张大爷笑,“当年我用枣核针给骆驼治过病,比这还颠簸的路都走过。”

凌晨五点,车队在服务区短暂休息。顾承川看见陈露的丈夫蹲在救护车旁,用手机给负压舱的铅板拍照,照片里,超声波照片的光影与车灯交织,形成无数道带缝的光束。“等孩子长大了,” 他说,“我会告诉她,她人生第一次长途旅行,坐的是会发光的星光列车。”

医疗日志的纸页上,顾承川贴着车载压差调节程序的代码截图,写道:“今晚的救护车是移动的生命方舟,铅板是骨架,无菌单是皮肤,患者的乡音是导航星。当车载程序用驼铃频率预警,当超声波照片在铅板上投下星光,我突然明白:绝境中的生命通道,从来不是完美的金属舱,而是用智慧做砖、用信任做泥、在风雪中留缝的、会呼吸的船。”

清晨七点,车队抵达目的地医院。张大爷被抬下车时,指着排气管的白雾:“看,星星跟着咱们来了。” 顾承川抬头,发现白雾在朝阳中幻化成七彩的光带,每道缝口都折射着不同的颜色 —— 那是撒哈拉的金、镇沅的绿、巴西的红,共同织就的、属于生命的彩虹。

停车场上,实习生们在清理临时负压舱,铅板接缝处的无菌单上,留着患者的手印和体温印。小林摸着张大爷按过的地方,想起顾承川说的:“每个缝口都是光的入口。” 此刻,阳光正透过铅板的缝隙,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亮斑,像极了星空下的驼队脚印,又像极了镇沅桥洞手术室里,煤油灯漏下的、永远温暖的光。

@格格党 . www.mkmk.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