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0章 《时光的手术针》(1/2)

《时光的手术针》

医学博物馆的 “断针传承” 展区总在清晨七点被第一缕阳光切开,顾承川的旧白大褂悬在展柜中央,袖口补丁上的十字结清晰可见 —— 那是李建国用拆线剪线头亲自教他缝的。旁边的猩红锦旗垂落着牦牛绳流苏,纤维在冷光中颤动,扫过智能缝合器的金属表面,像在缝合两个时代的医学温度。

“爷爷,” 扎着马尾辫的女孩踮脚贴着玻璃,指尖在枣核针的展柜上按出雾蒙蒙的圆印,“这个针为什么会发光呀?” 顾承川蹲下身,将孩子的小手包在自己掌心里,针尖的 “稳” 字刻痕轻轻硌着两人的虎口:“因为它碰过三千七百次心跳,” 他望着展柜玻璃上的倒影,自己鬓角的白霜与孩子睫毛上的晨光重叠,“每次都带着体温。”

穹顶的全息投影正在演绎断针缝合术:非洲医生半跪在沙漠毡房里,用椰枣核穿引羊肠线;日本医学生对着硅胶心脏模型低语,镊子夹着的缝针与二十年前顾承川的角度分毫不差。每个画面都带着真实的环境音 —— 驼铃、蝉鸣、甚至消毒水的气味,通过嗅觉模拟系统淡淡传来。

“顾医生,” 导览员举着平板跑来,屏幕里阿里医生的白大褂沾满沙尘,“巴基斯坦的双胞胎孕妇平安分娩!” 镜头转向保温箱,两个婴儿的脚丫在阿里掌心蠕动,背景里传来清真寺的晨祷,与监护仪的 “嘀嗒” 声奇妙共振。

顾承川的手指抚过展柜玻璃,锦旗上的 “恩” 字绣线在光线下泛着细鳞般的反光。当年被张博剽窃的算法此刻正在全球医疗系统运行,每个缝合案例的电子档案里,除了数据参数,还多了行手写备注:“心尖留软 0.3 毫米 —— 来自中国镇沅的牧民智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mkmk.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