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6章 古寺探幽途,迷雾渐拨开(1/2)

我握着那封匿名信,指尖微微发凉。

阳光透过窗棂斜照进来,落在案头的墨迹上,映出一室温暖。

但我的心却像浸在冰水里一般,沉甸甸的。

古寺命案已经告破,邱庆之被押入大牢,按理说,这件事该尘埃落定了。

可这封信……却让我感到一股从未有过的寒意。

“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这句话仿佛一根针,刺进我的心里。

我知道,这不是恐吓,而是警告。

但我没有时间去细想这背后是谁、意味着什么。

因为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古寺周边的村庄,那些未解的谜团,就像一层厚厚的雾,挡在我面前。

第二天清晨,我换了身粗布衣裳,带着陈拾一起出发,前往寺庙旁的小村落。

一路上我沉默不语,脑海里翻来覆去地想着那些失踪的村民、奇怪的香火和从不对人开放的偏殿。

到了村子,气氛比我想得还要压抑。

村民们见到我们时,脸色各异,有人低头避开视线,有人低声叮嘱孩子别乱说话,更有人干脆转身回屋,把门关得死死的。

我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看着这一切,心中泛起一阵无奈。

“他们……是怕寺庙的人。”陈拾小声说。

我点点头:“不只是怕,是已经被吓得不敢开口了。”

我们挨家挨户走访,得到的回答几乎如出一辙——

“我们不知道什么,你们问错人了。”

“庙里的师父说了,不该说的话一句也不能讲。”

“官爷,别为难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吧。”

我越听越气,最后索性停下了脚步,在村头的井边坐下,叹了口气道:“算了,我不查了。”

陈拾愣住:“你不查了?”

“对,查不动了。”我语气疲惫,“这些人一个个都铁了心不说真话,我再怎么劝也没用。不如回去好好歇两天,等风头过了再说。”

我的声音不小,特意让几个躲在墙角偷看的村民听见。

果然,当天夜里,我在客栈房间中正翻着之前的记录本,忽然听到窗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我警觉地起身,只见一个身影悄悄摸进了院子。

我推开门,那人立刻缩在墙角,压低声音喊:“孙大人!”

是个年轻小伙子,约莫十八九岁,脸庞黝黑,穿着洗得发白的短打衣裳。

“你是什么人?”我轻声问道。

“我是村里赵家的三儿子,赵二柱。”他紧张地看着我,“您今天说不查了,是不是真的?”

“你觉得呢?”我反问他。

他咬了咬牙,像是下了很大决心,才低声道:“如果大人还想查,我可以告诉您点东西。”

我眼睛一亮:“你说。”

“不是所有人都怕寺庙的和尚,但我们不敢说,是因为……”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只要谁敢对外人说实话,家里就会出事。前几个月,王寡妇的儿子就是多嘴了几句,结果半夜屋子起火,差点烧死了人。”

我心头一震。

“所以没人敢说,但其实……大家都知道,寺庙的和尚,根本不是什么高僧,他们是……他们在做坏事。”

“什么坏事?”我追问。

“我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但我知道他们晚上偷偷往山里运东西,有时还抬着担架……而且,有些村民进过那座偏殿,出来后就变了个人。”

“变了个人?”我皱眉。

“对,有的疯了,有的哑了,还有的……直接失踪。”

我听得脊背发寒。

这个村子,这座寺庙,藏着太多秘密。

而村民们不是不说,而是不能说。

我谢过赵二柱,送他离开。

回到房中,我坐在灯下,将他说的话一一记下。

心跳加快,兴奋与愤怒交织。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难怪村民们都不敢开口,原来是被僧人用恐惧压制住了。

这哪里是什么清修之地?

分明是一个暗藏阴谋的巢穴!

我攥紧拳头,心中燃起一团怒火。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带着陈拾回到了寺庙,直奔主持方丈的禅房。

“我要见你们最年长的僧人。”我对守门的小沙弥说道。

对方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进去通报了。

不多时,我便见到了那位主持方丈——慧寂法师。

他须发皆白,双目低垂,看起来慈眉善目,但当我拿出赵二柱提供的证词时,他的神色变了。

“荒谬!”他冷声道,“这些村民不过是妄言,妄图污蔑佛门清净之地。”

“可是你说这话的时候,手指在颤抖。”我盯着他,一字一句道,“你害怕了。”

他猛地合掌:“阿弥陀佛,贫僧无所畏惧。”

“那就请大师配合调查。”我说,“否则,我将以阻碍公务罪名,将你带回大理寺问话。”

他沉默了许久,最终只是淡淡道:“随你吧。”

我走出禅房,心中却更加笃定:他们越是抵赖,说明隐藏得越深。

但光靠村民的证词,还不足以彻底揭开他们的面具。

我需要更直接的证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mkmk.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