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您说的是!这事儿是有点蹊跷。那姓李的年纪轻轻,哪来这么大本事?”
“我听说啊,他跟技术科那个刘工,还有赵国栋,走得挺近乎……”
“这油到底是他自己搞出来的,还是从哪儿弄来的歪门邪道配方,谁说得清?”
“万一是为了图表现,拿厂里的设备当试验品,出了事谁负责?”
张德彪端起缸子,又喝了一口水,目光扫过窗外。
“有些话,我不方便说。”他慢条斯理,“但道理,大家心里都该有杆秤。”
“国营大厂,有国营大厂的规矩。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随随便便把东西塞进来的。”
副科长连连点头:“是,是,主任说得对。”
“这事儿,不能光听技术科一面之词。得让大家都议论议论,把好关。”
张德彪不再说话,只是摆了摆手。
副科长会意,起身告辞。
办公室的门关上,隔绝了外面的喧嚣。
张德彪看着桌上的文件,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李向前。前进牌。
这两个名字,像沙子一样硌在他的眼睛里。
风言风语,如同无形的尘埃,开始在红星厂的各个角落弥漫。
起初只是私下里的嘀咕。
“那前进牌的油,听说是小作坊出来的,靠谱吗?”
“谁知道呢,别把咱们的宝贝机床给用坏了。”
“听说是技术科硬推的,赵副科长跟那姓李的关系不一般。”
“这里面,怕是有什么猫腻吧?”
这些话,传不到大会上,却能在私底下发酵。
一些原本就对李向前存有疑虑,或是与张德彪走得近的干部、老师傅,态度开始变得暧昧。
扩大试用的具体方案,在技术科内部讨论时,就遇到了一些软钉子。
“这个型号的机床比较精密,还是再观察观察吧。”
“试用周期是不是太短了?万一短期效果好,长期有问题呢?”
“数据记录要求这么细,会不会增加一线工人的负担?”
各种“合理”的担忧和建议,让方案的推进速度慢了下来。
这天下午,李向前正在自己的小院里,和孙强一起清点新进的原料桶。
刘工找了过来。
他脸色平静,但眉宇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小李,过来一下。”刘工把他叫到一边,声音压低。
“最近厂里有些风声,对你的油不太好。”
李向前心里一动。
该来的,还是来了。
“说什么了?”他问。
刘工简单复述了几句听到的传言,无非是质疑来源、担心质量、影射关系。
“源头,不用我说你也清楚。”刘工点了点,“老一套,上不得台面,但恶心人。”
李向前沉默片刻。
张德彪。
除了他,不会有别人。
上次仓库保管员的刁难是明枪,这次的谣言就是暗箭。
“扩大试用的事,是不是受影响了?”他直接问核心。
刘工叹了口气,算是默认。
“赵科长那边顶着压力,但有些老同志,还有设备科那边,借着这些风言风语,开始提意见了。”
“方案还在磨合,估计要耽搁一阵子。”
“你心里有个数,这事儿,没那么容易。”
李向前点头。
他清楚,技术过硬只是敲门砖,想在国营大厂站稳脚跟,远不止这么简单。
“我知道了,谢谢你,刘工。”
刘工拍了拍他的胳膊:“东西是好东西,这点我们技术科认。但厂里的水,深着呢。”
他没再多说,转身离开了。
孙强凑了过来,脸上带着担忧。
“向前哥,是不是出啥事了?”
李向前看着院子里码放整齐的原料桶,目光沉静。
“没事。”
“有人想给我们前进的路上,撒点钉子。”
他的语气很平淡,听不出喜怒。
张德彪的手段,比他预想的更阴柔,也更符合对方的身份。
直接对抗风险大,散布谣言成本低,还能精准打击他的软肋——出身和资历。
扩大试用的阻力,只是开始。
如果任由这些谣言发酵,不仅红星厂的订单会受影响,未来开拓其他市场的难度也会增加。
必须想办法应对。
但他不打算立刻反击。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事实。
只要“前进牌”在试用中持续表现优异,那些风言风语自然会不攻自破。
只是,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而张德彪,会给他这个时间吗?
除了红星厂,是不是也该考虑其他的路子了?
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