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半明不暗的话,给杨齐说得羞羞的。
杨齐自觉不好意思待下去,也不好再问了。
他才知道,他原来那个有些木讷的老板,好像不管他如何抗拒自己好大儿发迹这件事,已经潜移默化中,被影响了不少。
不然的话,“他还知道带上面部护具?被我妈影响的,时兴了呗……”
微笑着摇摇头,就走开一边,就发现,东边这里,除了通往整座院落的青石板路、和一些影影绰绰的他叫不上名字的小竹林,其他几乎被分成不同功能区的房间占满了。
手背后,走上前,来到靠东墙最北边这间房里,抬头看去,即失笑道:“靠!休闲娱乐区?整这么正式……”
进去一看,里面又被隔成好几个房间。
有台球室、乒乓球室……甚至还有偌大一间看上去跟标准场地差不多大小的羽毛球室。
杨齐恍然想起,自己许多年前去京兆上大学前,每年回家,是小伙伴们最喜欢运动的一个。
这三样,他可是样样精通。
倒不是他刻意拜师学的,而是这小子天生手腕灵活甚至可以不需要手臂摆动来自主发力,而且还能左右开弓。
本来他臂展就异于常人,再加上这个生理BUG,同村小伙伴们,可以说在乒乓球和羽毛球上,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
只是后来,学习、工作太忙,似乎已经很多年没碰过了。
看着看着,回忆着年少时的得意往事,一时手痒。
就是可惜,此刻没什么人能陪他玩两把。
正郁闷呢,忽听外头,也就是南院墙那边,似乎有人在喊他。
出了娱乐区,顺着青石板路急急来到南院墙这里,又听一遍,心道:果然是这小子。
于是隔空回喊:“二晨?咋了?”
于晓晨喜道:“我给你打电话都没人接。就想着过来问问你在不在,没想到,哈哈……”
“别憨憨了,要来就来,我正愁乒乓球没人玩呢……”
说,为何于晓晨没直接绕到杨齐家正门来找杨齐呢?
这就跟杨齐家院落有些特殊有关了——相比平常大部分人家的院落要长了一倍。
以至于家住南边那道腰巷、直线距离不过五十米、隔了三户人家的于晓晨家,正好跟杨齐家后门这里很近。
因此上,俩人小时候偶尔如果要约玩,于晓晨就习惯性先来杨齐家后院喊一嗓子。
确定在了,再从西边那条小巷口走上几十米,来到杨齐家正门来找杨齐。
说,为何杨齐家老院子如此特殊呢?
据说,好像是因为杨齐曾祖父那一辈,是当地的大地主。
后来经历浩劫,虽然被打倒了,家里渐渐没落,但那些人还算好心,将杨齐家原来的、约等于现在10米宽30米长的普通村民八倍的老院子,给留下了原先那座长一倍的老院子。
一直到杨齐出生,到现在,都是如此。
这些据说,是杨齐某一年春节期间、从姑姑杨油儿那里听来的。
他当时还挺好奇,问,“姑,你这话哪儿听来的,咱家原来有那么牛?”
她姑姑就瞪着她,说,“什么叫听来的?这是你爷爷奶奶亲口跟我讲的……”
还怪好大侄不以家族为荣呢。
“现在看来,”现在的杨齐,思想各方面都成熟许多,了解到的情况也比那时候丰富了,“似乎,很可能,我家祖上还真这么牛过?”
不然,原来那长了别人一倍的老院子,又作何解释呢?
不过呢……
“咱杨齐虽然不成器,好歹恢复了祖宗一倍的当年荣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