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破阵的刀突然顿在半空,想起陈平安在龙渊阁说过的话:"武夫的刀,要能杀人,更要能护人。"他收起刀罡,用刀柄轻轻接过孩童手中的炊饼,鼎内虚影竟化作金光,在他腰间酒盏上刻下"护"字。
第二座"义"字鼎中,苏云萝遇见了云霞山的老山主虚影。老山主递来半块碎瓷,却在她伸手时化作妖螺壳:"苏姑娘,若要取归心火,需得用云霞山的云气换之。"她想起陈平安在云霞山说过的"云开雾散见真心",便取出《耕战录》轻轻抚过,书中飘出的耕战气竟将妖螺壳化作云气,重新凝成碎瓷。
李寒衣踏入"心"字鼎时,眼前浮现的竟是剑气长城破城那日的景象。霜华剑在手中颤抖,她看见陈平安背着竹篓冲向妖群,竹篓里的碎瓷片纷纷飞出,每片都化作护心镜。"师叔,"苏云萝的声音从鼎外传来,"用望乡剑意镇住心魔!"李寒衣闭目凝神,剑穗上的碎瓷突然发出暖红光芒,竟将心魔虚影照成透明,露出藏在深处的"心"字碎瓷。
三关破尽时,白羽修士的脸色已变了三次。他望着主角团腰间闪烁的碎瓷光芒,忽然长叹:"陈平安当年说,终有一日会有人带着人间烟火来取归心火。如今看来...是贫道狭隘了。"他抬手抛出枚白玉令牌,牌面刻着"人间客"三字,"持此牌可入心火台,但若惊动了台内的青冥剑卫,贫道也救不得你们。"
暮色中的白玉京心火台,七根青铜柱托着巨大的火盆,盆中燃烧的竟是青冥剑气与人间烟火的混合物。李寒衣望着火盆中央的"归心火",那是团由千万道念力凝成的光焰,每道念力都系着凡人的望乡之情。
"师叔,"苏云萝指着火盆边缘的碎瓷阵,"那是陈平安留下的'聚心阵',需要用我们的碎瓷激活!"
赵破阵将七块碎瓷按入阵眼,火盆突然爆发出巨响。青冥剑气与人间烟火在火中交融,竟化作陈平安的虚影。虚影抬手轻挥,火盆中飞出盏小灯,灯芯正是当年他在问心堂留下的碎瓷片。
"这是...心灯的灯芯!"李寒衣接过小灯,灯油中竟倒映着剑气长城的每一块城砖,"陆先生说的归心火,原来就是陈平安留在青冥天下的人间念力。"
就在此时,心火台突然剧烈震动。九名青冥剑卫踏火而来,手中长剑皆刻着"斩尘"二字:"下界修士,竟敢盗取归心火!"
赵破阵的寒铁刀再次出鞘,却在看见剑卫眼中的挣扎时顿住——那些剑卫的瞳孔深处,竟映着他们在人间的过往。"他们...被青冥剑气封了凡心!"他望向李寒衣,"寒衣,用你的望乡剑意唤醒他们!"
李寒衣点头,霜华剑轻颤,剑穗上的碎瓷光芒与心灯共鸣。剑卫们的身影开始颤抖,其中一人突然扔下长剑:"我...我是大骊的铁匠!陈平安曾帮我修补过铁锤..."
当最后一名剑卫恢复凡心时,心火台的火焰已化作暖金色。苏云萝翻开《耕战录》,新显的字迹闪着光:"归心火已燃,望乡门待开。持灯人需携七情六欲,斩尽心中迷雾。"
夜更深时,主角团站在白玉京城头,望着心灯的光芒照亮整个青冥。赵破阵摸着腰间酒盏,盏底剑鱼此刻竟驮着归心火的焰苗,在酒液中划出"平"字轨迹。"老子总算明白,"他望着远处的问心崖,"陈平安为啥非要我们来青冥取火。这火里有咱们走过的人间,有他念着的长城,更有..."
"更有千万凡人不愿熄灭的望乡心。"李寒衣接过话头,剑穗上的冰晶此刻已化作暖玉,"陆先生说过,望乡门开时,人间烟火便是最好的钥匙。如今心灯已燃,是该去问心崖了。"
雾气从白玉京墙缝中渗出,这次的雾里有青冥剑卫的叹息、白玉京修士的回望,更有从人间飘来的炊饼香。李寒衣知道,当他们带着归心火踏上问心崖时,不仅是为了打开望乡门,更是为了让青冥天下明白:真正的仙途,从来不是远离人间,而是守护人间的灯火长明。
而在白玉京的最高处,白羽修士望着主角团远去的背影,忽然取出陈平安当年留下的碎瓷片。瓷面上"安"字与心灯光芒相呼应,竟在雾中显露出"平"字的笔画。他轻轻叹息,将碎瓷嵌入城墙缝中——那里早已密密麻麻嵌满了凡人的念力碎瓷,共同组成了"平安"二字。
心火台的暖光映着白玉京的飞檐,李寒衣的霜华剑突然指向观星台方向。那里漂浮着座由碎瓷片拼成的亭阁,每片瓷面都映着人间灯火,阁中传来棋子落盘的清响——正是陆沉在金桥对弈时的韵律。
"来者可是皑皑洲李寒衣?"观星台顶,身着月白道袍的男子负手而立,手中托着个缺角茶盏,盏身纹路与陈平安在雾隐宗的"望海碗"如出一辙,"贫道白玉京二掌教,二十年前曾在剑气长城见过你舞剑。"
赵破阵的寒铁刀突然轻颤,刀柄红绳与男子腰间的碎瓷佩饰相缠:"你腰间那玩意儿...是陈平安给的?"他盯着茶盏缺角处的"安"字剑痕,"老子在大骊皇宫见过类似的碎瓷,敢情你们白玉京的神仙,都爱拿陈平安的旧物当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