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虎贴心提议让她回去看看,还主动承担起安排厨娘的事。另一边,村子里有个婆子慌慌张张回了家,家人诧异询问,她便抖着身子,颠三倒四地讲述起可怕经历。什么人死面前姑嫂不动声色,甚至百户大人竟被残忍对待,眼珠子在地上滚来滚去……
将柳杏儿和金玉传得犹如夜叉在世。那些去别的工段卖吃食回来的人也添油加醋,说她们凶悍无比,伤人杀人不眨眼,几个娃子的腿就是被她们打断的。
一时间,一家人吓得不轻,庆幸自家没得罪她们。几个村老坐不住了,赶忙跑到村长家,强烈要求赶走这两个“狠角色”,担心哪天村民再惹到她们会有性命之忧。然而,面对村老们的强烈诉求,村长却抛出一句惊人之语,让村老们瞬间愣住……
“我究竟与你们有何深仇大恨?你们不愿送死,却硬要把我往死路上推!我死了对你们能有啥好处,是想空出村长之位给自家子侄?行,我现在就让!”
这般愤怒的质问,让众人无言以对,只能灰溜溜从村长家离去。而远在一旁的柳杏儿,对村子里因这事儿掀起的巨大波澜浑然不知,就算知晓,她也不在意,毕竟没打算在此长住,更无意与村民交好。可就在第二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六子竟送来了三个婆子。
在一切交代妥当后,柳杏儿望着渐冷的天,心中一动,决定顺手做件善事。她吩咐六子采买大锅,让婆子们熬制放了肉骨头的米汤免费派送,既做了好事又不影响猪杂汤生意,毕竟善事的钱有着落——萧山王那笔银子足够。
安排好陈虎的新差事,柳杏儿这才带着金玉返回京卫。刚踏入宅子,便见姜氏在家。姜氏见到她,欢喜得不行,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又忙问姑爷情况。柳杏儿回应后,关心起福川,姜氏笑说常去看望,孩子学跳大神有模有样。姜氏还告知口红已做好被取走,而柳杏儿只想先歇一歇,听着姜氏说甜品店和饭馆生意稳定。
前些日子,书店竟无端遭人闹事,有人污蔑其为娼门,专干拐骗良家女售卖的勾当。好在捕快迅速将闹事者捉拿归案,经县令审问,才知他们是收了银钱来恶意抹黑书店。县衙虽贴出告文,可流言依旧肆虐,不少人就是不信书店真心为女孩子好。
面对此等状况,柳杏儿却淡定从容,想出向皇帝皈依的清虚观讨要书籍并刻名石碑的妙招,坚信谣言自会消散。不仅如此,柳杏儿还贴心地给做口红辛苦的母亲姜氏支付工钱,姜氏收下银票,虽烦恼女儿出手大方,却也满心欢喜。
柳杏儿刚一落座,接过姜氏递来的茶,便直言往后莹莹那边有生意,让母亲帮忙做。姜氏欣然应下,直说喜欢做这事儿,既能赚钱又能打发时间。随后,柳杏儿关切询问家中近况,尤其提到二舅和二舅母是否和好。
姜氏一声长叹,道出一桩令人咋舌之事:二舅母找她借钱买了套三进大宅子,转头竟效仿商户人家,给二舅纳了四房良妾,且有两个比柳杏儿还小两岁。这一举动气得二舅天天睡在铺子不回家。听到这,柳杏儿一口茶直接喷了出来,瞪大双眼直呼:“二舅母是咋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