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以种植水稻为主,百姓们没有足够的红薯种,买薯藤的钱,一部分是他自掏腰包,另一部分则是富商捐赠剩下的银钱。
旱季来临,种红薯是最可靠的法子。
即便红薯撑不到成熟季节,但它生长出来的红薯叶也能让百姓们撑一段时间。
“二位大人,随本官一起去粮仓看看吧。”
解决完百姓耕种问题,宋应知又把目光放在粮仓上。
这可是南阳百姓们最后的救济粮,决不能有任何闪失。
岂料林穆二人一听到粮仓二字,脸色骤变!
“大人……要不,咱们还是先解决百姓们的耕种问题吧!”
因为心虚,林和希整个人汗流浃背,说话不由自主的带着颤音。
宋应知一向细心,岂会察觉不到他的异常。
“林同知,你慌什么?本官只是去看看,又不核查数目。”
说罢,他头也不回的走出衙门。
“大人,知府大人要是发现了粮仓有问题,咱们怎么办?”
看着宋应知离开的背影,二人对视一眼,彼此眼中全是恐惧与不安。
“咱们赶紧跟上去,别让他发现了。”
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三人很快来到粮仓,看着紧闭的大门两旁,无一人看守的粮仓,宋应知蹙着眉头看向身后两人。
“怎么回事?看守粮仓的人呢?!”
不知怎地,他心中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回大人,这几日衙门的人手有些不够,看守粮仓的人都被调去河岸驻守了。”
林同知颤颤巍巍解释道。
避免百姓们偷偷引水灌田,从告示张贴之后,衙门就派了人日夜守在河道上。
“荒唐!那府衙大门尚且还有人站着,这粮仓怎会缺了人手?!赶紧派人过来,若里面的粮食出了问题,你们二人的脑袋都不够抵的!”
宋应知大怒!吓得林和希与穆通判连连跪下认错,忙不迭地去安排人手。
不一会儿,新的看守人员匆匆赶来,打开了粮仓大门。
宋应知率先背手走进去,第一个粮仓还算正常,粮食全都是去年的新粮,数量也对得上。
他心中稍安,去往下一个粮仓,身后的两人再次紧张对视,抹了把汗水快速跟上去。
第二、第三、第四粮仓里的粮食都是完好无损,到此,宋应知脸色终于缓和。
林和希抓住机会,凑到宋应知跟前笑道:“大人,臣说得没错吧,这粮仓不会有任何问题的,咱还是赶紧去解决春耕的事……”
“林大人,你慌什么?”
宋应知意味深长的看着对方,“这中间的粮仓还没看呢。”
话音刚落,林和希一个踉跄,脸上的笑容再也维持不住。
“大……大人,这都看过好几个粮仓了,后面的……就没闭眼了吧?咱们还是赶紧……”
去解决春耕的事吧!
话还没说完,宋应知已经转身去往中间处的粮仓。
“大人!大人……”
二人见此,心中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当宋应知从麻袋里抓出一把细沙和米糠出来时,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林和希!穆总商!你们好大的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