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瑶看着赵佗的尸体,长叹一声,眼中流下了复杂的泪水。他知道,自己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但他坚信这是正确的。随后,邹瑶率领闽越国的残余势力,打开城门,向高羽投降。
高羽骑着高头大马,缓缓进入闽越国都城。街道两旁,闽越国的百姓战战兢兢地看着这支胜利者的队伍。高羽神色温和地下令安抚百姓,严禁士兵抢掠。他还开仓放粮,救济城中的百姓。百姓们看到高羽的举动,心中的恐惧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他的感激和敬佩。
高羽进入闽越国都城后,立刻张贴告示,安抚百姓,恢复秩序。他还对有功将士进行了嘉奖,甘兴、周岳因作战勇猛,被提升为将军;邓云、许虎也因在战斗中的出色表现,获赐金银财宝;李左车、刘基因智谋出众,同样得到了丰厚的赏赐。
这场历时三个月的南征,高羽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信念,带领十二万大军成功平定了闽越国的叛乱。不仅收复了失地,还极大地提升了大夏国的威望。从此,岭南地区纳入了大夏的稳固统治之下,为大夏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高羽的威名,也在大夏的土地上广为传颂,成为了百姓心中的英雄。
建文二年,高羽平定闽越国叛乱后,在岭南地区进行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举措。他设置了东瓯郡、闽越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琼州郡六个郡,并独具战略眼光地将六郡合并为一州,取名越州。为了巩固对这片新归附土地的统治,高羽任命足智多谋的李左车为越州刺史,留下两万大军驻守此地。同时,他还精心挑选并任命了各级官吏,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行政管理体系。
高羽心中有着宏大的计划,他打算用一年的时间对越州进行大规模开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越州大地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工匠们在荒野上奠基筑城,一座座坚固的城池逐渐拔地而起;民夫们挥动锄头,在山间开辟出一条条蜿蜒的道路;学识渊博的夫子们深入蛮族聚居地,传播文化知识,教化百姓。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步入正轨,越州开始展现出勃勃生机。
此时,十月金秋的气息弥漫大地,距离高羽出兵南征已然过去了五个多月。在遥远的建业城,高允文正与大臣们举行朝仪。朝堂之上庄严肃穆,大臣们身着朝服,整齐排列。突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鸿翎急使神色激动,大喊着 “岭南大捷,岭南大捷” 冲进殿内。
高允文听闻,眼中顿时闪过惊喜的光芒,连忙命太监取来捷报。他迫不及待地展开捷报,细细读了起来。当看到高羽已经成功平定岭南,并且巧妙地设置州郡时,高允文心中涌起一阵难以抑制的喜悦。
毕竟,岭南地区自古以来从未真正归入华夏行政版图,如今却在他在位期间归附大夏,使得大夏的疆土得以拓展至南海之滨。不仅如此,他手中的国土不再仅仅局限于荆州和扬州,如今又增添了一个越州,大夏的实力相当于增长了三分之一。更为重要的是,他将以开疆拓土的君主之名,被载入史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想到这里,高允文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众大臣看到皇帝喜悦的神情,纷纷跪地祝贺,齐声高呼万岁,声音响彻大殿。然而,在这一片欢庆声中,右丞相宇文化及却面色阴沉,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