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就有二。
有人带头,其他人纷纷跟着效仿。
原本起义军杀官员,劫地主,做得净是一些让百姓出口恶气的事。
即便知道他们是在造反,但百姓们还是不由得对起义军心生些许好感。
但强抢民女这事一出,起义军丢了底线,连百姓也开始欺负。
如此不过三天时间,本来还对起义军有好感的百姓,现在就视他们如强盗土匪,仇恨之意甚至还要远超官员与地主。
毕竟官员地主虽然也欺负人,扒皮吸血逼得他们卖儿卖女,但终究还收着点吃相,不想逼百姓们造反,明面上没敢做得太过分。
但起义军不一样,他们直接抢儿抢女,恶事做尽,比那猪狗不如的官员地主还要猪狗不如!
韩山童终究还是没有听朱远的警告,打下颍上之后,他在各种事上任人唯亲不说,还总是偏袒他的亲军。
就连去青楼,他的亲军都要排在最前头!
也正因如此,韩山童连制止其他兵丁,不允许他们做恶的能力也失去了。
他不想,也不敢!
他怕自己失去军心与威信。
他怕自己当真去制止兵丁,那些兵丁会反过来问他,为什么处处要偏袒他的亲军,让那些亲军吃肉,别人只能喝汤。
其实那些亲军就是真心拥护他的教徒,以及被教徒拉拢过来真心实意跟着他造反,想要信白莲教的人。
可这话韩山童也只敢自己在心里说说,半点不敢和别人说。
如此,他也只能放纵兵丁们行事,对此视而不见,用这种办法来维持住军心。
发生的事不止是这一件。
韩山童与刘福通这两个多年好友,也产生了难以抹平的间隙。
只因为刘福通始终谨记着朱远的警告,一直在劝说韩山童管理军纪,万不可伤害百姓。
劝来劝去,韩山童便发怒了!
他认为刘福通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嘴上说得轻巧,其实根本不知道维持军心有多么难!
城里资源就那么一点,谁都想要,不伤害百姓怎么行!
不叫兵丁肆意妄为,怎么维持住军心?
不维持军心,谁还愿意继续跟着他们造反?
在韩山童看来,事急从权,必须如此!
当然,如此做的原因还有一点,只是韩山童留在心里没说出口。
他怕刘福通夺了他的权!
所有人都知道,里应外合打开城门是刘福通的主意,也是他以身犯险亲自去做的。
而那天在城墙上开无双,以一己之力干掉几十个守军的猛将之姿,也被所有人看在眼里!
刘福通太威风,太招摇了!
如今他已经在军中有了名气,甚至有了些许死忠于他的人。
而韩山童是元帅,管理军纪需要他亲自点头。
可明眼人都知道,管理军纪不叫兵丁们为非作歹,就是在得罪所有兵丁!
这条命令一下去,所有人都会仇视他这个元帅,反而更会让军心偏向于刘福通,再多出许多死忠于他的人!
而这么明显的事,刘福通不可能看不出来。
韩山童不敢赌自己的好友当真没有半点争权夺利,甚至推翻他自己做元帅的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