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大姐还要说,赵东赶紧先开口。
“没花钱,你和婶子听着玩,家里还有一个呢,二嫂家也有……。”赵东话没说的太明白。
听胡自强那个大嘴巴念叨的多了,赵红瞬间秒懂,上下打量他看没受伤才放心。
这个年代的人吃过苦,节俭是刻在骨子里的。
胡母见赵红没多说,欢欢喜喜的接过收音机,“红啊,现在赵小子真厉害呀,对你这个大姐也好,你们家的日子好起来了,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原本胡母说这话是想恭维一下赵东,让他以后多帮衬一下自己儿子家。
没想到这话说的赵红红了眼眶,想起刚嫁进来那时娘家、自己小家都穷,日子着实不好过。
后面东子跟着自己厚着脸皮吃婆家喝婆家的,白眼也没少受。
其实她心里还是感激公婆的。
再怎么说也算接济不少,还好现在都过去了,东子自己立起来不说,连带着家里人的日子也好了许多。
赵东不想说这些,转移话题道:“最近没有过来找事的吧?”
“没有,没有,东子,你那些边防所得朋友也经常过来打招呼呢,附近的估计都知道咱家不好惹,没人傻到自己往枪口上撞。”胡母说起这个可自豪了。
赵东点头看着大姐说道;“嗯,咱们家铺子上的鱼干、海货遇到了给他们拿点,有来有往关系才能长久。”
“嗯,我知道了。”赵红答应下来。
旁边的胡母心里有点舍不得,抠搜占便宜习惯的人让她白送东西给别人,那和剜她肉有啥区别。
到底不是自家生意,想想还是忍住没吱声,坐到铺子里把钱都收起来。
开始喜滋滋的研究起收音机。
过了中午,市场上进进出出的人少了很多,铺子也没什么人,大姐和胡母空闲了下来。
问过之后,赵东也知道正常市场就上午忙一阵,中午过后直到关门也没两个人。
到底是批发市场,只忙早上都正常。
赵东在市场里转了一圈,哪个铺子营业了,大家都卖的什么记在心里,回来和赵红讲:
“家里最近晾了些虾仁和虾皮,品相都不错,等下次一起带过来卖。”
“行,你要是没时间让你大姐夫过去拿,对了,让你大嫂、二嫂赶海的小海鲜也送过来点,
不管是鲜的还是干货,都好卖,你看前面拿过来那么多蚝干,卖的就剩这么点了,过来问的还不少。”
“行,回去我就和大嫂、二嫂说。”
“还有翠花你也说一声,要是她们都不想卖你就找村里人去收,能赚钱都得高兴死。”
“好。”
卖货上瘾,哪天生意特别好,赵红都能高兴一整天,她现在天天就在想着怎么才能卖更多的钱,可比赵东这个老板尽心多了。
赵东见大姐现在有点老板那架势,神采奕奕的说铺子的事,眼里有光整个人都自信不少,充满了活力。
他心里合计着回去和秀秀商量一下,铺子生意好就多给大姐开点工资。
又闲聊两句赵东起身就要走。
赵红跟在后面送他,“东子,都大中午了,真不吃完饭在回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