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
去老丈人家过年,车上大大小小的鱼获带了两桶,孩子在家里玩的开心就没带上。
这一天也是村子里有姑娘的人家攀比的一天,看到谁家的女婿、闺女回来了都好奇的上前看看带了什么东西。
大家都是以这些东西来判断谁过的好,谁过的不好,然后就开始满村子说八卦。
嫌贫爱富自古就有。
当然赵东带过来的两筐鱼加上其他的,大大的出了一回风头,他们这边离大海有一段距离,要想吃鱼也得出去买。
平常一分钱都要掰两半花,都很舍不得的。
有那脑子灵活的眼珠子一转,回家拿上钱就跑了过来,站在院子里说着自认为是为了他们好的话。
说什么你闺女、女婿的带过来这么多鱼,放着也是放着,还不如卖给村里人点,他们想吃了在让女婿送。
还说赵东他们就住在海边,家里又有船想吃鱼不是方便的很么。
好话不要钱的说,给他们戴高帽,老陈家一大家子第一次被村里人这么捧着,整个人都晕乎乎的找不到北了。
村里人的目的也只有一个,花最少的钱,买最靓的鱼。
陈父、陈母看向赵东,东西毕竟都是女婿送过来的,他人还没走呢就被家里人给卖了,好像不太好……。
村里人的目光也跟着看过来。
“嗯,爹、娘你们看着办,要是吃不过来卖给乡亲们也行,家里想吃哪天我在送鱼过来。”
赵东无所谓的,送过来就是老丈人家的他们想卖也可以,家里还能赚点钱,零售还比卖收购点贵。
挺好的。
“那行吧,家里留两条,多出来的这些就分给你们。”陈父同意了,村里人高兴的纷纷掏钱出来。
陈母抱出来一捆干草,把称完重量算好钱的鱼,穿过鱼鳃系好,递给村里人拎着走。
忙了一个多小时,卖完鱼数钱的时候都美滋滋。
回去的路上陈秀还和他感慨,说他爹娘一辈子就靠地里刨食,一年到头也不见多少现钱,每次回娘家还给她大包小包的拿……。
赵东笑着安慰她。
“等以后让爹娘农闲的时候多过来,没事在家附近赶赶海,跟着我们出海也行,在孤岛上赶海赚点零花钱。”
赵东觉得自己真聪明,高兴的回头和老婆邀功,“你看看这样家里不耽搁,钱也赚了,在咱们跟前还放心,多好啊。”
“看路,小心点骑车,别在给我带沟里去。”
“放心吧,我技术很好的……。”
他们到家大姐和大姐夫还没走,珍珠看到爹娘高兴的手脚使劲的扑腾,张开手探着身子过去要娘抱,赵母都要抱不住了。
口水顺着嘴角流出来长长一条,赵红拿起旁边的手帕给她擦掉,笑着说道:“秀秀,这孩子你们养的真好,这才多大啊,就这么有劲。”
陈秀接过孩子无奈的笑了笑。
“东子稀罕闺女,一直买麦乳精给她吃着,大姐你看看她胖的,在大点我和娘都要抱不动了。”
“胖点好,胖点好,多有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