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同时,刚刚回到辽东安乐国的荀彧,有人上报,随船发来一大批案犯,殿下有令,将这群人发配至宁古塔,也在纳闷。
“宁古塔在何地?”
“殿下说,扶余北部,有一处两水交汇处,那里地势平坦,如若加以开垦,定能开垦出千里沃田,可在那里修建一座塔,取名宁古塔,往后北方案犯,向南发配至岭南,南方案犯,向北发配至宁古塔,把两处的田开垦出来。”
荀彧这个头疼,又是用钱,到处都在用钱。
之前攒下那点家底,如今要用到整个天下去,架桥铺路实在太费钱了,一公里就要上千万钱,那点钱本来就不太够。
那昏君又在此时,非要在川江之上修建水坝,这不是火上浇油,给老夫添乱吗?
也不知那昏君何时才能回来,非要找他好好说道说道不可。
此时,刘昊正在秭归城外,现场指导文聘,把这群纤夫编练成军。
平时半天上工,半天军训,这些人全部一膀子力气,战时全部都是现成的精兵。
把城外一切可利用的平地,都给利用起来。
规划出住宅区,多少户人家,必须配有一间公厕,一间商店,一间药店。
所有人员,不得再喝生水,全部把水烧开了再喝。
一众纤夫,见无论上工还是军训,都有工钱可拿。
这里物价果然如之前所说那般低,也就不计较上工还是军训了,反正有钱拿,军训还管一顿饭,吃的还是精粮,更乐意参加军训。
益州方面,立刻就收到这则消息。
十数万纤夫,全部罢工,跑去秭归做了民兵,还有许多益州之民,得到消息后,成村成村的朝下游走。
这还如何发兵攻打,一但战败,一路的急流险滩,没有足够的纤夫,退都退不回去。
只得下令严防关卡,尤其在夔门那里,给我牢牢卡住,不得放一个益州之民出川。
刘昊布置妥当,李文也勘测完路线。
要想修坝,首先要修建道路,一期工程主要就是修通江两岸的道路。
工具还是刘昊从现代进来的一批空气冲击钻,用柴油机发电。
柴油是从吴郡那边运来的,有现代工具的加入,再加上进来几套矿山用的液压爆破器,在崖臂间修路,就会变的更加轻松,更加高效。
炸药肯定不会现在就拿出来,目前还没那个必要。
一切布置妥当,刘昊才带上众人,踏上去往吴郡的路。
此时江夏郡已经收复,江南四郡更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已拿下,孙策、太史慈、徐晃、乐进、于禁等人,正在南下攻打交州。
张合负责荆州的防务工作,做魏延跟文聘,以及南下诸路的后援力量。
刘昊刚好顺路,视察一下两岸的发展情况。
成果喜人,豫璋郡做为刘昊亲笔画下的杂交水稻种子培育基地,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可以供应全国。
只有辽东的水稻种子,因耐寒性的问题,在辽东培育,长江两岸,都已播种豫璋郡培育出的稻种。
正值水稻收割的夏季,众人就见,田里的农民,一个个喜笑颜开。
孔明做为一直躬耕在南阳的隐士来说,不用问也知道,这是粮食大丰收带来的喜悦。
仍是一问:“今年,收成如何啊?”
“回大人的话,像这亩田,至少能打一千市斤的米。”
“你是说米?而非稻谷?”
“是啊。”
孔明唏嘘不已,难以置信,一亩地竟能打出如此多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