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们的炮弹对我们六连阵地造成了不少的伤亡。
您看,是否需要加派人手支援六连?”唐三思索片刻,坚定地说道:“不需要,二营能顶得住。
“那就好。”
赵伟学接着说道:“唐营长,我到二三防线去看看他们准备得怎么样了。
你这边有什么情况,立即向我汇报。”
“是,队长!您放心去吧!”
唐三大声回应道。
赵伟学转身离开二营指挥部,带着警卫连匆匆朝着第三道防线赶去。
一路上,枪炮声如闷雷般不断轰鸣,硝烟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呛得人直咳嗽。
赶到第三道防线时,一营的战士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柳根看到赵伟学来了,赶忙迎上前。
赵伟学一边观察着防御工事的搭建情况,一边问道:“柳根,你们这边准备得怎么样了?”
柳根敬礼后说道:“报告队长,我们正在加快速度,按照您之前的指示,设置了多重障碍,战壕也挖得差不多了,就等着小鬼子来呢!”
赵伟学点点头,目光审视着四周,说道:“不错,动作够快。
但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确保防御工事足够坚固。
敌人的炮火很猛烈,你们要利用好地形,把防线打造得滴水不漏。”
他蹲下身子,仔细查看战壕的深度和宽度,又拿起一旁的树枝,在地上比划着,对柳根说道:“这里还可以再加固一下,多设置一些掩体,万一敌人突破了前面两道防线,咱们这第三道防线就是最后的屏障,必须要挡住敌人。”
柳根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说道:“明白,队长!
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赵伟学站起身,拍了拍柳根的肩膀,说道:“三营作为机动部队,你们要和他们保持紧密联系,一旦有需要,随时准备协同作战。”
“是!”
柳根大声回应。
赵伟学又叮嘱了几句,便带着警卫连来到一旁查看其他防御设施的布置。
他看到战士们干劲十足,心中稍感欣慰,但也深知接下来的战斗将会异常艰难。
就在这时,一名通讯员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向赵伟学报告:“队长,二营传来消息,日军又发起了新一轮冲锋,攻势很猛!”
赵伟学脸色一紧,对柳根说道:“你继续盯着这边,我回二营看看。
有任何情况,立刻汇报!”
说完,他带着警卫连再次朝着二营方向飞奔而去,背影在硝烟中显得坚毅而果敢,一场更为激烈的战斗似乎正等待着他去指挥应对……
在基地的谢婉婷也没闲着,她如同一位临阵不乱的指挥官,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项事务。
先是命令医务室的医护人员要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抬上来的伤员,她亲自到医务室叮嘱:“大家一定要细心,每一位战士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绝不能让他们因救治不及时而失去生命。”
医护人员们纷纷点头,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救治工作中,消毒水味、血腥味和忙碌的身影交织在一起。
接着,她来到炊事班,督促道:“一定要尽快做好热饭,给守卫在前线的战士们送去,让他们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
炊事班的战士们撸起袖子,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炉灶里的火舔着锅底,炊烟袅袅升起。
安排完这些,谢婉婷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后勤部,监督弹药物资的调配,确保能及时给各部队送去。
她仔细核对清单,对后勤人员严肃地说:“弹药关乎战士们的生死,物资供应绝不能掉链子,每一发子弹、每一颗手榴弹都要准确无误地送到战士们手中。”
做完这些,她又匆匆来到后山。
这里安置着新来的民众,谢婉婷找到村长,与他商议如何更好地安置这些百姓。
两人站在临时搭建的棚屋前,谢婉婷说道:“村长,这些百姓都是我们要保护的对象,我们得尽快给他们安排好住处,让他们有个安稳的地方。”
村长连连点头,脸上满是忧虑:“副队长,这情况紧急,物资和地方都有些紧张啊。”
谢婉婷思索片刻,说道:“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先把能腾出来的地方利用起来,后续再慢慢解决。”
随后,又慰问了牺牲战士的家属。
他们又来到田间地头对粮食蔬菜的生产以及鸡鸭鱼鹅等家禽家畜的生产调配进行了深入磋商。
谢婉婷深知,只有保障好后勤供给,才能让前线的战士们安心作战,也才能让这些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的百姓有生存下去的希望。
她与村长一项一项地规划着,从土地分配到养殖计划,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力求在艰难的环境中,为大家寻得一条生存与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