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贷款顺利下来。
骆羽站在苗惠媛身旁,看着她把最后的尾款给打出去之后,立马给马海明打电话。
“马书记,尾款已经结清了。”
“好,那就多谢骆总了。”电话那头传来马海明爽朗的笑声。
至于剩余的工程质量保证金,等一年的缺陷责任期过了再说。
骆羽借着这个档口,问了码头旁那块空地。
“码头左侧那片空地是村里的吗?”
马海明有点奇怪,骆羽怎么问起这个事情,不过还是回答道:“是村里的。因为就在码头边上的缘故,原来打算建水产市场的。
但是没人来投资,村里也没钱,结果就搁置在那了。”
原来这块地还有这样的历史在,跟自己的想法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啊。
“那如果办一个厂的话呢?”
“也曾这么想过,村里甚至都开过集资建厂的动员大会,哎……”
马海明叹了口气,“咱们村里的这些土包子,叫他们往家拿钱比谁都快,一旦让他们往出拿钱,那是想都别想,一个钢蹦都不带给的。”
骆羽呵呵笑着,对于这些事不做评论。
农村里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不是说他们头发长见识短,而是知识和眼界,决定了他们认知的局限性。
你跟一群年轻人去说集资建厂这个事情,他们会研究这件事情的可行性,以及建什么样的厂子能赚钱。
如果跟有些农村人说,他们考虑的首先是:骗鬼哦,厂子建起来,别东西卖不出去倒闭了,大家的钱打水漂。反正我不出钱,谁爱出谁出。
“好了,我没什么事了,多谢马书记,再见。”
马海明见骆羽挂了电话,莫名其妙地看着手机屏幕好几秒,末了才若有所悟地一拍大腿:难道骆羽要在那块地上建厂房?!
这可是好消息啊,如果他这个猜测是真的,那以后村里的闲置劳动力,就不用外出去想办法找工作了。
不过骆羽没有明说,证明他可能只是有这样一个打算。
毕竟放荒塘才整改好,还得往里投钱。
骆羽跟马海明通完电话,就拉着卢萌准备出海钓鱼。
现在冷库都已经建好了,有再多的鱼,那也不怕,保鲜冷冻都随意。
整个冷库三十平方左右,被分隔成了冷冻区和冷藏保鲜区两个部分。
冷库高三米,如果按立方来算的话,有九十个立方,就算分成两半,也各有四十五个立方,足够他们使用了。
今天照旧去钓金枪鱼,想钓多少钓多少,能钓多少钓多少。
不过得先把船上的三条金枪鱼给卸下来。
这是两条黄鳍加一条长鳍,操纵着船吊机,把金枪鱼吊下飞翔号,曹雄直接三轮车拉走。
骆羽又把飞翔号开过去加油。
油价又涨了。
不过这都习以为常了,一跌跌几分一毛,这叫大跌;一涨涨几毛,这叫微涨。
花了半个小时左右把油加满,检查了一遍船上的仪器,启动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