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鳍八十六公斤,长鳍四十五公斤。
那条大剑鱼,韩林叫来了六个人,才能把它抬动,放到秤上一称,298公斤。
都合六百斤,五个成年人的体重了,难怪得那么多人抬。
大剑鱼八十一公斤,298公斤,元。
黄鳍一百六一公斤,八十六公斤,元。
剩下那条长鳍八十五一公斤,四十五公斤,卖了3825元。
总共元。
卖完鱼,骆羽到韩林办公室坐了一会,才又开车回家。
今天不打算出海钓金枪鱼,今天忙忙碌碌的,总也要懒惰那么一两天。
曹雄和张建梅把电瓶车骑走了,他只能骑着他的三轮电动车,在村子里晃悠。
逛着逛着,不知不觉来到码头。
不知道什么时候,码头边的空地上,竟然三三两两地有人在卖菜。
那是一片大的荒地,目测有二十几亩。
在靠近码头这一侧,有七八个老太太,在摆摊卖菜。
这个地方,是赵伟他们下午用来收鱼,才开辟出来的。
没想到现在被几个老太太给占领了。
奇怪的是,竟然还有人在买。
这个市场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把电瓶车停好,给走过来的周正宽发了一支烟。
“老周,这边什么时候有卖菜的了?”骆羽好奇地问。
“自从你们开始收鱼,这边的人气就逐渐兴旺起来。”周正宽老神在在地把烟在鼻子边闻了闻,掏出打火机点燃。
他现在帮骆羽他们收鱼的时候忙活忙活,一个月也能有好几百块钱,够他抽烟喝酒的了。
“一开始还是下午,聚集了这么三四个人卖菜。见生意还不错,过来摆摊的老太就越来越多。
反正对他们来说闲着也是闲着,菜多了烂在地里,还不如来卖卖看,能卖掉三斤五斤的,那都是赚的。”
“除了卖菜的,下午还有人来卖吃的。渔民们从船上下来饿了,在排队卖鱼给你们公司的时候,买俩小吃裹裹腹,或者买点菜回家炒个菜吃,这很正常吧。”
骆羽没想到,自己收个鱼,也能产生地摊经济。
他不由心里暗道,“这片土地造个市场倒是不错,就是地方有点偏僻,要有足够的客源才行。”
他又看了看身后的码头。
“如果把两边的码头扩建呢?扩建一倍,甚至更大,吸引附近其他村庄的渔民把船停过来,这样不就有客源了吗?”
“或者说,在这里造一个水产品加工厂?”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不过这肯定得花不少钱,估计几百万都打不住,就按灭了这个念头,先不去想。
以后有钱了,说不定要投一个厂搞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