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霜切玉剑,秋风起神峰。
冲虚道人右手捏起剑诀,体内纯阳真气如江河奔涌,左手长剑蓦地一抖,剑身竟在真元催动下发出清越龙吟。
只见他手腕轻转,剑尖倏忽平刺而出,在纯阳内力灌注下,三尺青锋急颤如蛇信,霎时间幻出七点寒星,竟叫人分不清究竟要攻向何处。
“嗤——“
凌厉剑劲撕裂空气,这一招看似随意,实则精妙绝伦,瞬间笼罩了太渊上盘的七大要穴。
太渊眸中精光闪动,过人的精神力配合超凡眼力,瞬息间已看破对方身上三处破绽。
以他的修为,不必尽攻,只需择一处破绽出手,便足以让冲虚道人陷入危境。
不过,这一次太渊却并未选择接招。
反而倒持归真木剑,足尖轻点,身形如飞鸟投林般向后飘然纵出。
这一记倒纵,跃距之远、身法之美,令旁观的武当弟子门暗暗叫绝。
“好身法!“冲虚道人由衷赞叹。
手中剑势却不停歇。
只见他剑路忽而大开大阖,如长江大河奔腾不息;忽而轻灵沉稳,似老松迎风岿然不动。
一柄长剑在他手中竟能同时展现多种截然不同的剑势,阴阳刚柔变化无方,看得围观众人目眩神迷。
“一阴一阳谓之道,一刚一柔见真章。“太渊眼中异彩连连,“道长这手剑法刚柔相济,莫非就是武当镇派的【太极剑法】?“
虽能凭借心神之力瞧出剑招的外在破绽,但太渊心中明白,天下任何招式,理论上皆有破绽。
此刻,他真正赞叹的,是冲虚道人剑势运转之间,巧妙互相弥补破绽的精妙之处。
冲虚道人人剑势不停,朗声答道:“却教真人见笑了。老道使的是【两仪剑法】,剑分阴阳,未能混而为一。”
话音未落,剑招又变,剑尖上剑劲吞吐,这次却是阴阳交错,刚柔互济。
太渊的心神瞬间捕捉到冲虚道人两种剑势转换时的那一刹那停滞,归真木剑霎时弹出,如白虹贯日般直取剑势衔接处的空隙。
“唰——“
宛如剪刀剪开绸布,剑锋破空之声清脆悦耳。
太渊这一剑看似平平无奇,却恰到好处地穿透了冲虚道人的剑网。
冲虚道人只觉左眉处突然传来一阵刺痛,仿佛被银针轻轻扎了一下,顿时警兆大生。
危险!
这种感觉冲虚道人并不陌生。
他年轻时武艺未成行走江湖,行侠仗义,斗争经验无比丰富。
冲虚道人明白倘若自己继续挺剑前刺,那么自己的左额必先中剑,待他剑尖再刺中太渊道长时,已然迟了一步。
冲虚道人不慌不忙,不等剑招使老,已然回转画圈。
霎时间,白光乍现。
太渊眼前出现了几个白色光圈,大圈小圈,正圈斜圈,闪烁不已。
仔细凝视,哪里是光圈,分明是冲虚道人气运剑身,泛起微微毫光。
感受着其中行如游龙,稳如山岳,动静相间,有刚有柔,气势连贯,错落有序的剑势,这般精妙的剑势,竟让他不得不连连后退暂避锋芒。
“莫非,这才是真正的【太极剑法】?“
太渊眼中闪过一丝讶色。
不怪他认不出【太极剑法】。
在后世,所谓太极剑早已沦为公园里老头老太的晨练把式,与眼前冲虚道人所施展的相比,简直判若云泥。
那些流传甚广的“以慢打快“、“四两拨千斤“之说,在真正的太极剑大家手中,全然不是那么回事——看冲虚此刻的剑速,哪里有一丝一毫的迟缓?
“不错,老道此刻施展的正是武当嫡传太极剑,还请真人指点。“
冲虚道人话音未落,身形已随剑势而动,步步紧逼。
只见他手中长剑越舞越快,剑锋划破空气发出清越龙吟。
剑上所幻的光圈越来越多,过不多时,全身已隐在无数光圈之中,光圈一个未消,另一个再生。
“这会儿肯定水泼不进…”
围观的林平之双眼紧盯着场内战局,神色笃定地说道。
这般精妙绝伦的剑招防御,任谁想要突破,都绝非易事。
他心中暗自将自己和师父太渊的位置互换,寻思着若是自己在场上应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