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1章 局势大变,皇后被废打入冷宫,李智亦回天无力(六千大章 )(1/2)

洛阳城,皇宫内。

皇后得知宫外传遍中伤自己的谣言,急得在殿内来回踱步,精致的脸上满是焦虑与委屈。

皇后停下脚步,对一旁的冯芳,声音带着颤抖:“冯中郎将,你听听外面那些话!什么勾结大将军谋逆,杀陛下……这都是谣言啊,定然是那董卓让人传播的!”

冯芳面色此时也是凝重,对皇后拱手道:

“皇后息怒,这些流言一看就是董卓故意散布的,目的就是败坏您的名声,让朝臣和百姓不再信任您,不过,此事不是真的,定会真相大白的。”

皇后闻言,反应过来,忙对冯芳道:“冯中郎将,李智不是说要为本宫洗清罪名吗?现在谣言满天飞,快让李智为本宫洗清罪名啊,你快让李智来见本宫!”

皇后急声道。

冯芳听到皇后的话,倒也不迟疑,拱手道:“芳这便去!”

很快,李智便风尘仆而来,面色也有些凝重之色。

“李智,你快想想办法!外面那些话快把本宫逼死了!李药不是一直为陛下诊治,可以为本宫作证吗?他最清楚陛下的身体状况,也知道本宫和大将军绝无谋逆之心,现在就让他站出来,当众证明本宫的清白。”皇后看到李智来到,不待李智行礼,便急声对李智道。

李智看着皇后焦急而又通红的眼眶,明白,显然是外面的言论让皇后很是痛苦。

不过,李智还是沉声道:

“娘娘息怒,此事急不得。李药虽是证人,但如今朝堂,仅凭李药一人之言,恐怕会被他们斥为“后宫党羽的片面之词”,毕竟武睿侯与皇后交情,朝堂皆知,怕是不仅证明不了清白,反而会让情况更加糟糕。”

皇后闻言,顿时急切道:“那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把黑的说成白的!再拖下去,满朝文武和洛阳百姓都要信了那些谣言了!”

“娘娘稍安!”李智拱手道,“智得到消息,刘焉、刘虞、刘繇三位宗亲州牧已入了洛阳城,正在驿馆休整。他们身为汉室宗亲,代表着各州的态度,纵然朝堂上董卓再跋扈,也不能全然不顾他们的意见,另外还有各州吊唁先皇的使者都到了。智以为,让李药当众陈述陛下病情,才是最佳时机。”

李智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道:

“宗亲州牧的立场本就偏向皇室,只要他们亲眼听到李药的证词,再结合董卓强行软禁皇后、散布谣言的行径,定然能看出其中猫腻。届时三位州牧以及各州的使者联名向朝堂施压,就算董卓再如何猖獗,也得掂量掂量天下各州州牧的反应。”

皇后闻言,眼中顿时亮起希冀的光芒,道:

“对!宗亲州牧!他们是先帝的族人,总不会任由董卓如此放肆!既然如此,那么便等明日待各州州牧以及各州刺史的使者吊唁时,为本宫洗清罪名!”

李智的话,让皇后心中暂时安稳了下来。

只不过,纵然李智为皇后合计,有李药为证,李智也并没有想到董太后与袁氏,乃至一些大臣都被董卓给拉拢、收买了。

洛阳城中,刘焉、刘虞、刘繇三位宗亲皆是身着素服,面带哀戚之色,在驿馆之外,同样也都感受到了洛阳城内不同寻常的压抑氛围。

街头巷尾关于皇后的流言蜚语隐隐传入耳中,三人眉头皆是一皱。

“这些言论是真的吗?皇后虽然确有毒杀王美人之举,但是,也不至于弑杀陛下吧?这该不会是那董卓所为吧?”

“这董卓初为大将军麾下,助大将军清君侧,杀宦官,随之便联合蹇硕杀大将军何进,罢黜太子,扶二皇子为天子,明眼人一看便有蹊跷!”

刘虞面色凝重,不满的冷哼说道,他之前久在幽州,素以仁德闻名,在听闻大街小巷中尽是皇后的各种流言蜚语,心中却是不悦。

在刘虞看来,刘宏身体早就不好了,这并不是秘密,刘宏驾崩,嫡长子继承制,合该大皇子刘辩继位,但是,董卓一个外臣,竟然搅动了洛阳朝局。

刘焉目光深沉,捋须道:

“洛阳局势怕是比我们预想的更复杂,先吊唁先皇,再探虚实。”

刘焉并不表态,刘繇倒是气盛一些,按捺不住怒火道:

“何至于此?皇后纵有过错,也需要朝堂公卿决断,皇后代表的是大汉皇室威严,也不该被如此编排,岂能如此被侮辱,定是那董卓从中作梗!”

三人虽各有心思,各自表态,但抵达洛阳后的首要之事,还是吊唁刘宏。

刘宏的灵堂设在德阳殿,殿内白幡低垂,烛火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香烛味与哀伤气息。文武百官身着素服,按品级分列两侧,低垂着头,沉默地立在灵柩旁,偶有压抑的啜泣声响起。

董太后一身深色丧服,端坐在灵柩侧方的首位,面色哀戚却难掩威仪,只是目光扫过下方群臣时,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她身侧的刘协穿着小小的孝衣,由宫女搀扶着,懵懂地望着眼前的一切,时不时被殿内的肃穆气氛吓得缩了缩脖子。

董卓一身素色披风,立于董太后身后。

袁逢、袁隗则站在文官前列,脸上挂着悲戚表情,目光却时不时与董卓、董太后交换眼神,透着几分隐秘的默契。

刘焉、刘虞、刘繇、李智、耿武、钟繇、陈珪、张松等州牧以及各州州牧的使者,由内侍引入殿内,刚跨过门槛,便对着灵柩行三跪九叩大礼。

刘虞年最长,祭拜时老泪纵横,哽咽道:

“先帝驾崩,汉室蒙尘,臣等未能侍奉左右,罪该万死!”

刘繇想起灵帝提拔之恩,亦是泣不成声。

刘焉、李智、耿武、钟繇、陈珪等人纷纷抽泣,大殿内哀嚎痛哭声一片。

祭拜完毕,按礼制需由皇后接待宗亲。

何莲强撑着起身,刚要开口问候,这时,董太后却抢先道:

“三位州牧以及各州使者远道而来,这一路辛苦。只是,先帝尸骨未寒,朝堂诸事繁杂,有什么话,不如先到偏殿歇息再议?”

董太后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显然不想让皇后与宗亲们有单独交谈的机会。

董太后自有威严,刘虞、刘焉等人也不敢不顺从。

董卓这时上前一步,附和道:“太后所言极是,臣已备下薄茶,三位州牧以及各州使者随臣来吧。”

董卓说着便上前一步,看似引路,实则堵住了皇后的去路。

皇后面色顿时难堪了。

刘虞眉头一皱,正要呵斥,却被刘焉暗中拉住。刘焉对他微微摇头,示意先隐忍。刘虞虽心有不甘,却也明白此时不宜冲撞了董太后的面子,只得按捺住性子。

皇后也欲跟着前往偏殿,只是,这时,董太后呵斥道:

“皇后,有罪之人,要去哪里?便在此陪着陛下!”

董太后的一声呵斥,让众文武以及刘焉等一众人皆是脚步一滞。

董太后的呵斥如同一记重锤,砸在寂静的灵堂中,让所有人都愣住了。何莲脸色煞白,难以置信地看着董太后:

“太后!臣妾何罪之有?为何要如此折辱我?”

“何罪?”董太后冷笑一声,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声音陡然拔高,

“汝毒杀王美人,害我皇孙险些丧命,此乃一罪!汝勾结何进带兵逼宫,欲图改变圣意,扶立大皇子,惊扰陛下陷入昏迷,此乃二罪!谋反篡位,弑杀先帝,此乃三罪!桩桩件件,皆是死罪,留你在此陪先帝,已是格外开恩!”

董太后声音凌厉,字字句句都往“谋逆”上靠,便要在宗亲州牧以及各州使者面前坐实皇后的罪名。

哗!

随着董太后话音落下,大殿内一片噪杂之声,所有人都震惊了。

若是其他人传传,也就罢了,但是这可是董太后亲口说出。

刘虞面色凝重,对董太后拱手忍不住开口道:

“敢问太后!这些都是真的吗?可有真凭实据?”

杨赐、黄琬、马日磾等一众朝臣眉头皆皱,皆是面色并不太好看看着董太后。

在这几个忠心汉室、清流的三公九卿大员看来,董太后着实不该如此当众丝毫颜面不给皇后啊,这在外臣面前当众令皇后下不来台,是要把事情做绝了啊,只是董太后真的有证据吗?

此时,袁逢、袁隗面色也是一僵,纷纷在心中暗骂起来董太后愚蠢。朝堂上有什么事情,他们朝廷官员关起来门来说不就行了,根本不必让外臣参与进来,现在,董太后明显是太急着给皇后在天下人面前定罪,这就便再起波澜了。

只见,董太后斜睨着刘虞,语气带着不满,哼道:“刘豫州是在质疑哀家?王美人当年死于非命,宫中谁不知晓与皇后脱不了干系?何进带兵逼宫时先帝受惊昏迷,百官皆有目睹,难道也是假的?至于先帝突然驾崩,与那掌控了皇宫羽林军的何氏可曾脱的开关系?”

董太后说的很是愤慨,对刘虞一连串质问,透漏出了浓浓不满。

但是,刘虞面对董太后的一连串质问,只是眉头大皱,董太后连说三点,但是皆无具体的实证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mkmk.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