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款双翼四发的中型轰炸机,机身长17米,翼展21米,采用全金属蒙皮结构。
四台小型喷气发动机被安装在翼下,每台提供1200公斤推力,总推力达4800公斤,足以驱动这架庞然大物在天空中自如飞行。
机身内部设有大型弹舱,可容纳多种规格的炸弹,总重量达3吨。
此外,机翼下方还有8个外挂点,可以挂载火箭弹或新研发的反坦克导弹。
驾驶舱采用三人设计——驾驶员、领航员和轰炸手,每人都有明确分工。
特别是轰炸手,负责操作那套精密的轰炸瞄准系统,确保炸弹准确命中目标。
"这样设计既保证了足够的火力,又不超出我们的生产能力,
"李明远满意地看着成稿,
"如果一切顺利,两周内就能完成首架原型机的组装。
"
他将两张图纸——歼-6E和轰-5——并排放在桌上,这是龙国空军即将拥有的两大杀器,一个主攻电子战,一个专精轰炸,将为龙国的对敌作战带来全新维度的优势。
"不过在这之前,
"李明远伸了个懒腰,眼中闪过一丝疲惫,
"我得先把自行火箭炮的最后问题解决掉。
"
他拿出自行火箭炮的图纸,开始检查那个一直困扰他的液压系统稳定性问题。
就在这时,无线电突然传来急促的呼叫声:
"李总工,紧急情况!敌军在北线集结了大量装甲部队,似乎准备发动大规模进攻!前线急需反装甲武器支援!
"
李明远立刻拿起话筒:
"了解。告诉他们,第一批RPG-2和无后坐力炮已经在路上,最迟明天早上到达。同时,自行火箭炮也将在三天内完成测试,随后立即投入战场。
"
他放下话筒,转向老刘:
"看来敌国人急了,准备用装甲优势压制我们。不过他们不知道,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反击。
"
老刘点点头:
"要不要暂时放下轰-5和歼-6E的设计,先全力投入反装甲武器的生产?
"
李明远思考片刻,果断摇头:
"不,两手都要抓。反装甲武器解决眼前危机,轰-5和歼-6E则为我们创造长期优势。如果敌人适应了我们的反装甲武器,轰-5和歼-6E就是我们的第二道王牌。
"
他看向窗外,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李明远站在窗前,仰望着渐亮的天空,心绪难平。
即将到来的战斗,将是对他所有发明的真正检验。
就在这时,通讯员匆匆跑来:
"李总工,前线电报,敌军有大规模调动,情况紧急!
"
……
敌国后方指挥部,一片忙碌景象。
麦瑟将军站在巨大的沙盘前,手里叼着标志性的玉米芯烟斗,眯着眼睛审视着前线态势图。
周围站着一圈西装革履的参谋和穿着军装的高级将领,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烟草味和紧张气氛。
"先生们,
"麦瑟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我需要知道,为什么我们的空中优势突然之间就没了?那些该死的龙国人到底掌握了什么技术?
"
情报官威尔逊上校走上前,打开厚厚的档案夹,声音冷静:
"根据前线生还飞行员的描述和雷达数据分析,龙国已经部署了代号'飞龙-2'的地对空导弹系统,以及一种超音速战斗机。
"
"这不可能!
"空军参谋拍案而起,
"龙国怎么可能拥有这种技术?这需要多少年的研发周期和工业基础?
"
"事实胜于雄辩,将军,
"